词条 | 韵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韵补分类:【传统文化】 音韵学著作。南宋吴?著。5卷。成书于1124―1154年之间。此书一改“协句”之说,据音训与古韵文,说明古时韵部的相通,适应了当时学者研读先秦韵文的需要。广采博引,所取者上自《易》、《诗》、《书》,下至北宋欧阳修、苏轼、苏辙的文集,共50种书。又按照《广韵》的韵目,把古代韵文的韵脚字统摄起来,在韵目下注明“古通某”、“古转声通某”、“古通某或转入某”之类字样。其中收字的韵目只有35个,用来增补《集韵》等韵书所未载的字音。于古代相通的韵,此书大抵分为“东、支、鱼、真、先、萧、歌、阳、尤”九大类,反过来证明了“古人韵缓不烦改字”的观点,具体阐发了古音韵部通转之说,是古音学研究的先驱,为清代学者研究古音、划分古韵部奠定了基础。但此书往往以字论字,与自定的通转界限不合;引据也繁杂,缺乏条理,清顾炎武有《韵补正》1卷,正其错误。有《连筠喉丛书》本、辽宁图书馆藏宋刻本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