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韵镜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韵镜

分类:【传统文化】

今存最早、最完整的等韵学著作。大约成书于唐末宋初。著者不详。此书国内早亡佚,今通行南宋张麟之绍兴辛巳(1161)题识本,系据日本享禄戊子(1528)刻本影印。全书43图,开口、合口分别列图。每图由右到左依次排列唇、舌、牙、齿、喉、(半)舌、(半)齿七音各声母,由上到下按四声各韵及其等次排列。所用韵目与《广韵》一系韵书相同,韵次亦大体一致,惟蒸、登各韵排在最后,与唐代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等较近。各音节所取代表字,一般亦取《广韵》各小韵首字。书前除张麟之识语外,尚有张氏嘉泰三年(1203)《序》以及《调韵指微》、《三十六字母》、《归纳助纽字》、《归字例》等。此书为研究《切韵》一系语音及中古语音重要参考著作。

现存最早的等韵图之一(另一为《通志?七音略》),作者不详,撰作年代约在五代或宋朝初年。《韵镜》是中国古代的语音学专著,它是以图表的格式来阐明韵书中的反切所表示的字音。在没有任何音标符号的条件下,利用方块汉字对《切韵》系韵书所代表的中古语音系统加以分析。利用《韵镜》可以研究和掌握中古音的语音系统以及对反切原理的认识。这表明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语音研究已具相当高的水平。它也是今天研究古代语音的重要依据之一。全书分为四十三图,每图上方横列唇、舌、牙、齿、喉、舌音齿等七音,七音之下列清、浊,表示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竖分二十三行,分别代表三十六字母。(卷首列有三十六字母与正表中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配合对照表)

韵图纵列四大格,依次代表平、上、去、入四声。每一大格中,再根据韵母的主要元音与介音的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其中亦涉及声母)。图中纵行最右边一栏标明内、外转、图次、开、合。内外转之分,主要是根据该组韵图中有无独立的二等韵(即不依附一三等的二等韵)。有独立二等韵的标为外转,无独立二等韵的标为内转。开合是指韵母中有无u类介音,有的是合口,无的是开口。还有标“开合”的,可能指韵母介于开、合之间。图的纵行最左边一栏注明该图所辖的韵部。韵部用《广韵》的206韵标目,其中包括四声的不同。韵图的纵横交合处,列韵书中反切所表示的每一个不同的字音。所列字一般是韵书中每个小韵的首字。据此字往上纵看可得该字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往左横看可得该字的韵部(其中包括声调)。如果韵图的纵横交合处没有字音(即韵书中没有处于这一地位的反切),韵图即标一圆圈。

《韵镜》一书于宋理宗淳钓年间传入日本,国内久无传本。清朝末年,黎庶昌从日本得到一本,是永禄七年(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重校翻刻本,黎氏收入《古逸丛书》,该版本卷首有张麟之于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识语和嘉泰三年(1203)序。另有一刻本是日本影印宽永十八年(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的宽永本,也相继流传回国。永禄本《韵镜》,由古籍出版社于1955年重新影印出版。由于《韵镜》在国内经久失传,明清时人无法对它进行研究。而在日本,研究《韵镜》的人却很多,写了许多研究《韵镜》的专著和论文,而且已形成专门的学科,称为《韵镜》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