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顺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顺星分类:【传统文化】 岁时风俗。旧时盛行于北京民间。相传夏历正月初八为星神下界日,晚上各家要燃灯以祭星神。白天,喜欢走动的人,则到白云观星神殿朝拜星神。殿内供着日、月、金、木、水、火、土以及二十八宿、罗侯、三十都军诸星宿百余尊,每尊像前有标签,注明天干地支和属相、年岁等,前来烧香的人们可以按图索骥,寻找和自己年岁、属相相当的星神,顶礼膜拜,祈求吉顺,俗谓“顺星”。 清代宫廷及王府特有的时令庆典习俗。“顺星”之举在正月初八进行。具体仪节是,在宫府辈份最高的庭中设置八仙桌,桌数依府上人口而定,桌上摆满类似酒盅而浅的长脚小铜盏,灌满香油,用红色薄纸捻作灯芯,数目是按府上人口的每一个人的年龄来准备的。如某亲王为五十岁,便为他摆上五十盏灯; 某贝勒或贝子二十岁,就给他摆二十盏灯,以此类推。除了有人死去之外,每年每人定要增一盏灯。因此,每年的灯数是与年俱增,桌子也在随年增加,越摆越长。仪式开始,点燃所有的灯,长长一串,这就叫顺星。以此来表示家旺人旺。点燃之后,由辈份长者向顺星烧香叩头,其后是按行份依次而拜。拜完,还须向长辈请安道喜。至此,“顺星” 仪式结束。 又称“祭星”。按道教的说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一年命运如何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而每年正月初八为诸星聚会之期,或说诸星下界之日,于是人们要进行祭星活动,以求福佑。祭星时或者前往白云观星神殿(元辰殿)烧香,或者于当晚星斗出齐后进行祭祀。供星神码,摆49盏或108盏“金银灯儿”,以元宵和茶为供品,设香炉、蜡扦等供器,下压敬神钱粮。长辈主祭,燃烛上香,全家依长幼次序行三叩首礼,最后将星神码儿、香根、钱粮和松木枝之类一起焚化,燃放鞭炮。仪式结束后,全家吃元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