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风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风伯分类:【传统文化】 又称风师、箕伯、封姨、封十八姨、方天君。旧时民间广泛信仰的神碉,专门司掌风的兴止。早期的北方地区多以星宿为风神,如《周礼》就说风师即箕星,箕能簸扬,能带来风。南方则多以飞禽为风神,《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就说风神是一种叫飞廉的飞禽,身似鹿头如爵,尾似蛇大如豹。唐宋以后,风神的形象逐渐发展为人形。相传唐代有一崔姓人回到长年无人居住的旧宅,一个春夜,十余位女子前来崔宅歇脚,告知说是去看望封姨,恰巧封姨赶到,众人遂在崔家院内饮酒作歌,不料其中一位女子冒犯了封姨,大家不欢而散。次日众女又至崔宅,求崔生相助。原来,众女皆为住在崔家院内的花神,常求封姨庇护,昨晚因触犯了封姨,恐不再得其护佑,故求崔生在墙上插一红色小旗,上绘日月五星。不日后刮起东风,院内繁花丝毫未动,众花神为谢崔生,送来各种花籽几斗,崔生吃后,活了数百岁。后世流传最广的风伯的形象是一老年男子,须发皆白,左手持轮,右手执扇,名方天君。天君是对道士的一种尊称。 一称“风师”、“箕伯”。古风神。风伯为天帝下属神,其作用又二:一受天帝命令刮风或息风;一为天帝信使。作为天帝信使,殷甲骨文已有记载,亦见于他书。《太平御览》卷九司《河图地通纪》:“风者,天地之使也。”又引《龙鱼河图》:“风者,天之使也。”南方楚人信仰的风神与北方信仰的风神不同。楚人把风神叫做“飞廉”,《楚辞?离骚》云:“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诗中的飞廉即是风神。王逸注《楚辞》云:“飞廉,风伯也。……风伯,神名也。”后汉应劭《风俗演义?祀典》:“飞廉,风伯也。”北方各国中,风伯是风神的尊称,后经注家之手,才与飞廉合二而一,飞廉成了风伯,风伯即是飞廉。风伯似是凶神、恶神。《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淮南子?本经》:“(羿)缴大风于青邱之泽。”高诱注:“大风,风伯也,能坏人房屋。”但应劭《风俗通义?祀典》中说,风伴雷雨养育万物,王者祭祀风神报其功,“戌之神为风伯,故以丙戌之日祀于西北。”因此风伯又具有善神的一面。 神话传说中主风之神。《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韩非子?十过》:“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风伯进扫。”《淮南子?本经训》:“(羿)缴大风于青邱之泽。”高诱注:“大风,风伯也。能坏人屋舍,羿于青邱之泽缴遮使不为害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