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亭林学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亭林学派

清初以顾炎武为代表的学派,因顾氏被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故名。顾炎武 (1613—1682),江苏昆山人,原名绛,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十四岁为诸生,科场角逐,屡试不第,明亡后投笔从戎,参与抗清,至死不仕清廷,康熙二十一年病逝,终年七十岁。顾炎武对宋明理学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他对王学泛滥尤其深恶痛绝,将其比之于魏晋玄学,认为其罪“深于桀纣”。在他看来,王学实际是老庄之学,是禅学,因而非儒学正统,为此他力扬程朱以排击陆王,他解释“理”,提出 “理具于吾心而验于事物”,“盈天地之间者气也”,“非器则道无所寓”(《日知录》卷一《游魂为变》),将理看作可把握的实体,这又与程朱所讲“性即理”有所不同。宋明理学家讲“格物致知”,大都将其视为一种修养方法,顾炎武则认为,“以格物为多识于鸟兽虫木之名,则未矣。知者无不知,当务之为急”(《日知录》卷六《致知》),所谓当务之急,便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他虽未直接抨击理学,但认为理学也流于禅释,因此提出了“经学、理学也”的命题,希望通过复兴经学,从中寻找义理,求得“务本原之学”。顾氏对晚明学问的空疏与士大夫趋炎附势十分不满,提出了“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为学宗旨,将其称为“圣人之道”,其一生为学,一扫晚明空谈疏漏的习气,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同时练就了一整套严密而娴熟的考据训沽方法,他在音韵学、经学、礼制、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尤其深远。顾炎武的主要著作有:《日知录》三十二卷,《音学五书》三十八卷,《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二十卷,《亭林文集》六卷,《亭林诗集》五卷等。因其深恶明季招门徒、立名誉之习,故传其学者仅潘耒一人,私淑弟子有黄汝成,从炎武游者有徐乾学、徐元文、陈启源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