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克思主义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马克思主义史

分类:【文化精萃】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南斯拉夫“实践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弗兰尼茨基最重要的著作。出版于1961年,1963年获共和国“博日达尔?阿哲亚”奖。该书先后被译成英、法、德、意、日、希腊等多种外文出版,引起了世界哲学界的广泛关注。本书以“实践派”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全面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作出了较为深入的剖析。(1)关于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作者在高度肯定恩格斯早年与马克思一起,对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作贡献的同时,对恩格斯晚期的哲学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恩格斯在实践问题上,忽视了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历史尺度,即实践的历史尺度;在认识问题上,有些观点的表述不完善,以至后来被人用来简单化地表述反映论,从而将其庸俗化;在辩证法问题上,没有真正摆脱黑格尔辩证法的束缚,没有看到人类历史的重要尺度以及历史实践的复杂性,从而将哲学问题简单地归结为逻辑问题。(2)关于列宁的哲学思想。作者认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一部特定历史条件下论战性质的著作。它对加强当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正确性的信念,促进俄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就其哲学观点而言,它是对马克思原有哲学观点的倒退。因为它不是从实践而是从古典唯物主义关于主客关系的概念出发的。在《哲学笔记》等晚期著作中,列宁克服了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错误观点,重新回到了马克思原有的立场上来。(3)关于斯大林的哲学思想。作者认为斯大林把自然界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等量齐观,把人和人类历史看做一种无限的宇宙钟表的因素,这种宇宙钟表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着,人的作用被忽略不计,异化问题、人道主义问题也被从哲学中抹掉了。而且,在斯大林的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也是分离的。(3)关于卢卡奇的哲学思想。作者高度肯定了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认为卢卡奇的总体理论正确地反对了当时在马克思主义者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决定论,论述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及其哲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主体和客体的对立,人和社会的对立,哲学意识和某种独立的异己的基质的对立,并且发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惟一可能性。卢卡奇的实践哲学把实践的因素提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地位,并在真正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上表述了实践的问题,超越了那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观点。弗兰尼茨基是站在实践派的立场上观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无论是他对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哲学思想的批评还是对卢卡奇哲学思想的肯定,都渗透着“实践派”的基本观点。

南斯拉夫当代著名学者普?弗兰尼茨基著,是迄今为止比较完整系统地论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部著作。初版于1961年,以后作者又三次修订再版,1977年出版了修订第四版。1963年三联书店出版了中译本。原书三卷。分别叙述了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在各个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发展情况,并对主要的具有独立见解的重要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观点,分别予以论述。本书对马克思主义研究有相当的帮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