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奶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马奶子分类:【传统文化】 蒙古、哈萨克等族民间传统饮料。亦称“马奶酒”。蒙语称“额速吉”。流行于内蒙古、新疆等牧区。其制法是将马乳“贮以容器,洪洞数宿,微酸始可饮”(见《黑鞑事略》)。即将马奶倾入皮革袋或其他容器内,不时以木棒搅动,数日后等其发酵变酸,即可食用,马奶酒色浑白,味酸而?。搅动及贮藏时间长者,则色清味甜而不?,谓之“黑马奶”。宾客来饮时,常用换杯方式。主必先自饮,后让客,客需敬主及宾,宾主各呷一口后,客可饮尽。初本为防毒,后习以为俗。此酒有强身补肾、健胃和治疗肺结核等多种药用功效。 新疆少数民族称之为“克姆孜”。它是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少数民族最喜欢的饮料。因为这是一种经发酵的马奶子,也有人管它叫“马奶酒”。到了盛夏,在天山北麓的伊犁、博尔塔拉、塔城和阿勒泰等地的草原上,几乎每座毡房里都备有马奶子。一首名歌唱道:“骏马遍山坡,马奶流成河。”马奶子是用马奶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含酒精1.5°~3°的营养丰富的消暑解渴饮料,它还可以治疗肺结核、胃病等疾病,而且疗效较好。 做马奶子的方法是:将刚挤下来的马奶装在马皮制成的皮桶里,放进陈奶酒曲,置于保温处,使之发酵;每天用木杵搅动数次,几天过后,就成了略带咸酸、清凉适口、沁人心脾的马奶子。有的哈萨克族牧民还把生的羊尾油放进皮桶里和马奶子一起发酵,酿制出的马奶子味道更香更美,富有营养。元代诗人许有壬形容马奶子“味似融甘露,看疑酿醴泉”。清人的《瑟树丛谈》中称它:“色玉清水,味苦香。” 马奶子虽然含有少量的酒精成分,但绝不醉人,连喝十几碗亦不伤脑,还能起催眠作用,故饮后常陶然入睡。哈萨克族人喜用马奶子代酒,招待客人。到了哈萨克毡房,热情好客的主人常会端出一盆马奶子来款待你,陪你一碗一碗地喝,同时用桦木的木勺上下搅动盆里的马奶子,据说这样可以增加马奶子的味道。你喝得越多,主人会越高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