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魏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魏书

分类:【文化精萃】

纪传体断代史书。北齐魏收撰。130卷。其中本纪14卷,列传96卷,志20卷。无表。书初成于北齐天保五年(554)。起自拓跋?建国(386),迄于东魏孝静帝(550),记165年北魏之史事。以东魏、北齐为正统,而贬斥西魏君臣。人物传往往记家世与族人,推崇世家大族、天象、地形、律历、礼乐、食货、刑罚、灵徵、官氏、释老等十志颇有史料价值。《食货志》详叙北魏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均田制”的资料尤属珍贵。《官氏志》不仅记载官制,也记有拓跋魏姓氏的变化情况。《释老志》叙述了佛、道两教的源流和消长等情况,在十志中最为重要。由于魏收借修史作为酬恩报怨手段,本书问世后,有“秽史”之称,后人对此曾作考证。今有中华书局校点本。

书名。北齐魏收撰。130卷。包括纪12卷、列传98卷、志20卷。记北魏兴亡史,从道武帝(拓跋?)登国元年(386)始,迄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八年(550),凡165年历史。属纪传体史书。全书资料较丰富,其《食货志》在六朝人所撰史书中,绝无仅有,为研究北魏社会经济制度,如均田制、租调制等,提供了较多原始材料。所创释老、官氏二志,分别记载佛道二教之源流与传播,以及官制、氏族,均有较高史料价值。原书早在北宋初年已部分散佚,今本为刘?(bān班)、刘恕,范祖禹据《北史》等补成。

史书。①三国魏孙该撰。孙该,字公达,任城(今济宁)人,官陈郡太守。是书见《三国志》注。《隋书?经籍志》已不著录。盖已于南北朝时期佚失。②北魏张始均(?―519)撰。三十卷。系作者改陈寿《三国志?魏志》为编年体,并广益异闻而成。已佚。③隋颜之推等撰。又称《后魏书》。九十二卷。开皇年间,隋文帝以魏收所撰《魏书》褒贬失实,是非不公,诏令著作郎颜之推等人“更撰《魏书》”,以矫正魏收之缺失,遂撰成此书。《隋书?经籍志》有著录。已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5: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