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魏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魏野分类:【文化精萃】 北宋诗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蜀(今四川省)人,后居陕州(今河南省陕县)东郊。卒赠秘书省著作郎。才华横溢,却始终隐居不仕。真宗年间,皇帝西祀,闻其诗名,遣中使召之入朝。魏野闻之,闭户逾墙而遁。“野以诗著,当世显人多与之游”(《梦溪笔谈》)。其诗虽无飘逸俊迈之气,但平朴而不事虚语,如《晨兴》一首:“夜长已待得晨兴,耽枕童犹唤不应。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窗下有残灯。临阶短发梳如月,傍岸衰容洗带冰。料得巢禽翻怪讶,寻常日午起慵能。”贫寒的隐后生活跃然纸上,句句落实。魏野之诗,曾为欧阳修等人所点评,于其时颇有名气。与林逋同为宋初高士,虽其身后诗名不如林逋,但当时声望却在林逋之上。《宋史?魏野传》有载,其诗作于大中祥符初年已传至契丹。原有《草堂集》十卷,后其子魏闲重编为《巨鹿东观集》,汇为七卷。研究资料可参见厉鹗等辑《宋诗记事》卷十(商务印书馆)。 北宋诗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先世蜀人,移居陕州(治今河南陕县)。筑室于州之东郊,不求仕进。大中祥符四年(1011),真宗祀汾阴,准备召见他,他上表以病辞。真宗命州县常加存问。与寇准、王旦相善,每往来唱酬。他在世时,诗名倾动一时,超过林逋,其集甚至流传到辽朝。终生不仕,卒赠秘书省著作郎。其诗沿五代之旧,效法贾岛等晚唐体,但略无艰涩枯瘦之病,风格冲淡闲逸,不乏警策之句,时有幽野之趣,偶尔也有苍凉壮阔之作。《玉壶野史》说他的诗“固无飘逸俊迈之气,但平朴而常不事虚语”。诗集有《东观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