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水生脊椎动物亚门鱼纲通称,种类颇多。从原始社会起,就与人类发生十分密切的关系。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鱼文化,涵盖面极广,在民俗、艺术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古时俗传以绵帛写信装进鱼腹传递,称“鱼传尺素”,简称“鱼素”。明王世贞《答滁阳罗太仆》诗:“忽报江秋鱼素到,似言山色马曹多。”鱼素亦作“鱼书”,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诗:“客从远方来,遣我双鲤鱼。呼儿享鲤鱼,中有尺素书。”古有“鱼符”亦称“鱼契”,为类似虎符的信物,隋唐时朝廷颁发给百官作为凭信。佛教中和尚诵经击打的器物叫“鱼鼓”,俗称“木鱼”。民间灯会中“鱼灯”为一种常见类型。旧时俗信鱼能预兆灾异,称“鱼孽”,《汉书?五行志》:“史记秦始皇八年,河鱼大上,刘向以为近鱼孽也。”常用作祭品,中原地带习惯以鱼头祭献财神,祈盼“富裕的开头”。汉语中,为常用比喻之物,如“鱼水”表示人与人关系融洽、密切,不可分离。作为吉祥物,大多取其谐音“余”,象征有剩余、富裕。汉族除夕日年夜饭不可缺的一道菜,象征“连年有余”。诸多吉祥图案亦出于此意,如“吉庆有余”、“富贵有余”、“年年有余”等。古有鱼龙变化之传说,演出“鱼跃龙门”之语及图案。吉祥图案中多用鲤鱼、鲶鱼、金鱼。鲤谐音“利”,产生“渔翁得利”、“家家得利”等纹图。其他以鱼为象征物的吉祥图案也常用鲤。鲶谐音“年”,用于与“年”有关的图中。金鱼为珍贵观赏鱼种,被称为“金鳞仙子”、“水中牡丹”,西人称作“东方圣鱼”。“金鱼”谐音“金玉”,在吉祥图案中象征珍宝、财富。鱼为中国传统诗文、美术作品中应用广泛的一个题材。今美术品、工艺品、邮票、商标、商品装潢、商业广告中屡见不鲜。

①传信者。亦指书信。《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书写“陈胜王”3字于帛上,置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乐府古辞?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wèi位,赠送)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世因以鱼代传信人。宋代欧阳修《玉楼春》词:“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亦指书信。唐代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诗:“五马何时到,双鱼会早传。”参见“鱼雁”。②鱼符、鱼袋省称。参见“鱼符”、“鱼袋”。③木鱼。一种佛教法器。宋代陆游《黄龙山崇恩禅院三门记》:“楼塔殿阁,空翔地踊,钟鱼之声闻十余里”。参见“木鱼”。④星名。在尾宿、箕宿之间。《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其在天文,鱼星中河而处,车骑满野。”《晋书?天文志》上:“鱼一星,在尾后河中。”⑤姓。三国魏有鱼豢(huàn患),唐代有鱼朝恩。

“鱼”与“余”同音,所以鱼象征着富贵。如果一张画上画有一个儿童和一条鱼,那么它就表示“祝您有许多当高官的富贵儿子”。另一组流行的画面,是一座院子的水塘中有一条金鱼,塘边站着一个贵妇与两个孩子以及她的丫环。这幅画的意思叫“金玉 (鱼) 满堂(塘)”。一条鱼与莲荷在一起,称作“连 (莲) 年有余(鱼)”。

即使在最古老的中国文献中我们也能看到: 水中之鱼预示着丰收。如果是一条鱼在鱼群中跳在水面,可以理解为反对社会秩序的“造反”,并且预兆着人民的骚动。

富贵有余

鱼常用来作祭品。在中国中部地区,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于以鱼头向财神献祭,它象征着“富裕的开头”。春节时,鱼是一种最普通的菜,象征着“连年有余”。当天上可以看见鱼星座时,就表示“云雨已经过去了”。“云雨”一词本身也不是欧洲人所以为的“吉祥昌盛”之意,而是象征着性关系。

缸中的金鱼:金玉满堂

“鱼水交融”是性关系的隐喻。描述一对幸福的新婚夫妇,就说他们是“如鱼得水”。因此,象征着和谐,性生活愉快与人口发展的一对鱼,是最常见的结婚礼物。

在中国古代,“鱼”还有另一个含意,即“阴茎”。但今天这种含意已被鳗鱼取代。

有许多关于醉鬼变成鱼的故事,这类鱼精有时还与女人结婚。不过,人们认为这种鱼精每天都必须去游泳。还有的故事讲鱼变成了鸟:有个公元前一世纪的故事,说一条大鱼曾经吞下一条船。鱼也是佛教的八大象征之一。

布依族传说中的图腾神。布依族宗教经典《招魂经》中说:古时候,布依族首领翁与鱼女相恋成婚,生有一子。母亲对孩子说,我一生有一忌,就是不允许捞鱼吃。然而儿子特好奇,偏偏捞鱼食之,其母大为恼怒,自个儿跳回了江中,儿子成了孤儿。古时候,布依族有忌食鱼的习俗,现在布依族逢年过节,也仍有用面捏成花鱼,放在神龛上祭奠的习俗。

鱼是水生动物,长有鳞、鳍,卵生,用腮呼吸。对鱼的崇拜,由古代图腾崇拜衍变而来,象征吉祥。新石器时代半坡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鱼纹、人面含鱼纹,具有祝福氏族繁盛的含义。东汉画像石上有头着鱼冠乘三鱼牵引登天之车图。古墓葬、古玉中鱼形图案和器物亦较多见,在传统戏曲中鱼有“碧波仙子”之称。

民间年画《莲年有鱼》中画娃娃抱鱼,背景是莲花,利用民间谐音习俗成为“连年有余”。《鲤鱼跳龙门》,象征举子科举得中或某人得到升迁高就。民间剪纸中,鱼有时是女性的象征。

鱼在民俗中常为女性象征,“鱼水之乐”寓婚姻美满。又因鱼产子极多,年画中有“胖小子抱大金鲤鱼图”,表达祈子愿望。俗信“鲤鱼跳过龙门” 可以成龙,以此教育孩子认真读书。南通江边人家在正月初一用红线挂在鲤鱼上放入长江,使它去 “跳龙门”。小孩子忌吃鱼子,因鱼子多得数不清,吃了会不识数,脑子笨。民间认为鲤鱼有神性,求雨时常用鲤鱼作为龙的象征,对它顶礼膜拜。泰州在正月十五以黑鱼放生,黑鱼皮厚力大,生命力强,可做功德造福子孙。放生时,口念:“放你生,莫回头,五湖四海随你游,见网不要上,逆水不要游,切切莫到沟里头。”然后将黑鱼放入河中。鱼与“余”谐音,吉祥图案中画鱼,年节时食鱼,祭祀时供鱼,都象征年年有余、生活富裕。民间祀财神,常用红线扣住鲤鱼,待祭祀过财神后将鱼放入河中,便可因鱼畅游江湖河海,祈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