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鹿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鹿纹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瓷器装饰纹样。因画面主要由鹿的形象构成,故名。商周青铜器上已出现,唐代始用作瓷器装饰。宋瓷鹿纹装饰系受缂丝中“天鹿纹”的直接影响而形成的。如定窑烧制的盘面上印有两只长角鹿,奔跃在枝叶缠绕的石榴花丝间,前鹿回首顾盼,后鹿追赶呼唤;磁州窑烧制的枕面上鹿纹题材更多,描绘了山林中小鹿的各种动态,有的在山中奔跑,有的漫步于莽草间,有的卧于灌木中惊望,有的行中驻足而立,抬头顾望;吉州窑瓷器制品中,也有小鹿衔草奔跑等纹饰。 石寨山型铜鼓动物纹饰。见于《古铜鼓图录》铜鼓第十一和西林普驮墓铜鼓。西林普驮280号鼓腰上半节,环绕一周饰以鹿纹,分12组,每组二至三只,每组均有一只刻划出生殖器,以别其雌、雄。鹿昂首站立,叉形角,四肢细长,尾部下垂,身上有梅花点,极类梅花鹿。在我国其它地区出土文物中有不少鹿图案和塑像,有些甚至刻在墓门或插鹿角于镇墓兽上。汉语中鹿、禄谐音。可视为避邪、吉祥的象征物。铜鼓鹿纹可能也具有祈求福泽的含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