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埠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黄埠墩分类:【传统文化】 在江苏无锡市西北吴桥的芙蓉湖中。文天祥被俘后,在北行途中,曾被关押在这里,写下了《过无锡》一诗: “金山冉冉波涛雨,锡山茫茫草木春。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英雄未死心先碎,父老相从鼻欲辛。夜读程婴存国事,一回惆怅一沾巾。”慷慨悲壮,激越凄凉,反映了诗人救国救民愿望破灭后悲愤哀痛的思想感情。后人为表达对他的仰慕之情,常在此吊唁他,此地遂成为无锡著名的古迹之一。 在无锡市北门外运河中。又名小金山。南宋德钓二年(1276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时任南宋右丞相)往元营谈判,被扣留押解北上,舟泊黄埠墩。黄埠墩为一圆形土墩,面积220平方米,石砌驳岸,系惠山余脉、古芙蓉湖中小岛,由运河、双河、三里桥河、塘泾河合流于此,有“天关”之称。清代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黄埠墩盘桓或夜宿。墩上建筑屡有兴废。现有1983年建成的正气楼一座,歇山顶,二层三间,北有明轩,南为亭台,楼前有门坊。楼中竖石碑,高2.7米,宽1.3米,上镌文天祥《正气歌》和《过无锡》诗。 位于吴桥附近古运河中。四面环水,旧名小金山,南北宽约八丈,东西长百尺。原为古“芙蓉湖”中一小岛。吴王夫差北伐齐国,楼船在此鼓吹游宴。楚国春申君黄歇封于江东,曾据此疏浚芙蓉湖,该墩得名,盖与此有关。墩地扼中心,形势险要,北为双河口,南为江尖渚,各分水道。有洪水不沉没,水枯不见底之说。唐宋以来建有寺院水阁。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过无锡》有“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泯泯草木春”之咏。墩小名大,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均多次游览题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