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黄山

分类:【文化精萃】

古称黟山,公元747年 (唐天宝六载) 改今名;在安徽南部,绵亘太平、歙、黟、休宁等县。呈北东走向,花岗岩断块山,岩石节理发育,侵蚀成柱关,峭壁千仞。主峰光明顶,海拔1,841米,长江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风景秀丽,著名胜景有2湖、3瀑、24溪、72峰。兼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峨嵋之清秀。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遐迩。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赞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历代文人、学者来山游览、赋诗、绘画。建国后,辟为黄山公园,建宾馆、疗养院、温泉浴室、游泳池等,成为著名的大型风景游览区和避署、疗养区。

山名。①位于安徽南部,跨歙、黟、太平、休宁四县。《水经注》称黟山。传说黄帝曾与容成子、浮邱公合丹于此。唐天宝六年(747)改称黄山。有72峰,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为三大主峰,中部有炼丹峰。紫云、朱砂两峰间人字瀑、玉屏峰山道一线天、文殊院东狮石前迎客松、飞来峰的飞来石、紫云峰下汤泉,以奇伟险幻著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四绝,使黄山自古就成为游览胜地。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誉。②亦名黄麓山,位于陕西兴平县北。汉代张衡《西京赋》:“绕黄山而款牛首。”一说即指此。

位于安徽省南部。自然风光雄奇瑰丽,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誉。因山石青黑,遥望如黛,本名黟山。后因有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修仙的传说,唐天宝六年(747)敕改黄山。今山中的仙人、轩辕、天都、炼丹、朱砂等峰名均从此而来。全山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华风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有72名峰、30峻岭、29幽洞,以及3瀑、15泉、24溪等,景点400余处。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劈地摩天,气冠群伦。黄山群峰峭峙,云烟竞秀,怪石奇巧,泉美松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四绝”。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描绘这里的风光:“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山中还有日出、晚霞、华彩、雾松等时令奇观,随着四时季节的变化,山光水色又各呈新姿。自然分布植物1400多种,野生动物300多种,鸟类170余种,其中有许多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山中还有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察发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明代中叶建有寺庙60余座,今存慈光寺、翠微寺、松谷庵等寺庙。有摩崖石刻、碑刻300余处。明清两代,文人墨客竞为之游,明嘉靖年间王世贞带领三吴两浙100多位文人游览黄山;徐霞客两游黄山,以为“登黄山,天下无山”,叹为“观止”。1982年黄山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7年、199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成为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

著名的风景胜地之一。原名黟山,相传黄帝曾于此山炼丹修道,唐天宝元年(747)改名黄山。在安徽南部,跨歙、黟、太平休宁四县。由花岗岩构成。南北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方圆达250公里,精华部分154平方公里,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的游览胜地。山峰耸立,拔地连天,烟云缥缈,波翻浪滚,苍松挺拔,千姿百态;怪石密布,妙绝天然,温泉喷涌,清碧可鉴。因此,云海、奇松、怪石、温泉向称黄山“四绝”。湖、瀑、溪、、潭争奇斗艳。有2湖、3瀑、24溪、72峰等胜景。其中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为三大主峰。以天都峰最为险峻,玉屏楼旁有迎客松和送客松,以其奇姿闻名海内外。历代文人墨客慕名来游,无不赞叹黄山之奇,认为它兼具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凉。故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览黄山后赞美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誉黄山为天下第一。其风光胜景,为历代诗人、学者、画家歌颂不绝,留有无数诗文、画卷,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永久题材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保护和整修风景区的名胜古迹,进一步整修山道,增建各种服务设施,一年四季,游人不绝。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