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黄帝

分类:【传统文化】

上古传说时代部落联盟首领。旧时度量衡、弓箭业、蚕丝业、成衣业、帽业、靴鞋业、缏绳业、弹花业、毛织品业、医药业、农业、梨园业、说书业、巫医等所崇拜的行业神祗。姬姓,有熊氏,号轩辕。传说为中原一带的部落首领,曾与炎帝大战于阪泉(今河北涿鹿),后与炎帝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共同打败南三苗蚩尤。相传黄帝与岐伯、雷公研讨医学,著有《内经》,又称《黄帝内经》。旧时医学界奉其为祖师。传说黄帝时代,曾发明了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术等,其本人也有众多发明。黄帝四妃西陵氏,始养蚕作丝。《易?大传》谓:“黄帝、尧、舜垂衣而治天下。”因此后世民间成衣业、蚕丝业、弹花业、毛织品业、帽业、靴鞋业都奉黄帝为祖师。旧时北京成衣行会,每年都集资筹办“轩辕圣会”,祭祀黄帝。史载“黄帝命隶首定数,以率其羡,要其会,而律度量衡”。因此,旧时度量衡行业从业者奉黄帝为祖师。四川内江一带于每年农历九月十六日黄帝诞辰之日,举办神会,以示庆祝。相传三皇五帝,弦木为弧,削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源于此传说,弓箭制造者遂奉黄帝为祖师。民间流传神农艺五谷,兴农事,尝百草,辟药圃,轩辕造农具,定节气的传说,所以,旧时各地从事农业的人们皆奉黄帝、神农为祖师。清朝以后,各地都建有三皇祠,三皇庙。每逢节日祭辰,农民皆入庙焚香燃烛,祈求神佑。庙内终年香火不断。

传说中上古时代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姓公孙,后因住姬水改姓姬,号轩辕氏或有熊氏。其部落最初兴起于今陕西北部,后东渡黄河到达河北涿鹿附近,从游牧转向定居。相传姜姓炎帝部落扰乱各部落,他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炎帝。后蚩尤扰乱,遂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击杀蚩尤。从此,黄帝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首领,代替了神农氏。瑞在土德,故号黄帝。传说他在率领诸部落共同开发中原的过程中,发明了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术等。现存《黄帝内经》一书,即系托名黄帝与人讨论医学的著作。

汉族祖神。传说黄帝神通广大,是受人广泛信仰、崇拜的神明。黄帝的神性具有祖神及创造事物之神的二重性。对黄帝的祖神崇拜,即包括对血缘联系的崇拜,以及崇拜他带领本族征服外族的功绩与他治理国家的政绩;黄帝创造事物的神性表现在他始作衣服、房屋、舟车、弓矢,以及主管雷雨、能行法术等等上。《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绚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候,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命。于是黄帝乃征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伐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又据《史记?封禅书》载,黄帝亦是道家、神仙法术的始祖。《淮南子?说林》中,黄帝为阴阳历数占卜大师。《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医经》部分载黄帝为医学先驱。《管子?五行》和《吕览?古乐》则言黄帝有成命百物的法力。可见,黄帝后来随着他具体神性的增加,已演变成了具有广泛神力的神明。

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为中原各族之共同祖先。《史记?五帝本纪》以《黄帝本纪》作为我国有史之开篇:“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相传黄帝原居西北方,因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长于姬水,又以姬为姓。在阪泉(今河北省涿鹿东南)击败炎帝族,逐步在中原地区定居下来。“诸侯咸归轩辕”。后蚩尤作乱,扰害各部族人民,他联合炎帝及其他部落在涿鹿(今属河北省)击杀蚩尤。从此,他由部落首领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首领。传说中还把造兵器、舟车,染五色衣裳,创文字干支等都归功于他,因而将黄帝时代推为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开端。史书中多将尧、舜、禹,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创始人,视为黄帝后裔。现存《内经》一书,系托名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故又称《黄帝内经》。

道教尊奉的神仙。黄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人物,亦称“轩辕黄帝”。据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皇帝姓公孙,名轩辕,有熊国君少典之子。黄帝修德振兵,在阪泉打败炎帝,在涿鹿杀死蚩尤,被诸侯尊为天子,代神农氏而为黄帝。《史记?封禅书》载,黄帝在征战时,即问道求仙,广游天下名山,与群神会。如曾问至道于广成子,受三皇内文于紫府先生等。传说皇帝曾筑五城十二楼等候神人降临,百余岁得与神通。又在荆山铸铜鼎,鼎成之后,即有龙垂须以迎之,黄帝及群臣、后宫七十余人,皆成仙而去。又传,黄帝升天后,为五天王之一,居中央之位以主四方。道教增饰此说,将许多道教经书,托名于黄帝,如《黄帝阴符经》、《黄帝九鼎神丹经》等。

是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姬姓部落首领,号轩辕氏。相传他领导着姬姓部落和归附的姜姓部落,击败了来犯的苗蛮族,并擒杀其首领蚩尤。此后,黄帝威名远扬,黄河流域较小部落纷纷归附黄帝,形成了规模空前的部落联盟。从此,联盟内部氏族与氏族、部落与部落之间的界限开始被打破,跨出了形成民族的第一步。华夏族(汉族的前身) 的主干,就是在这个联盟的基础上形成的。黄帝和他缔造的部落联盟,把中国历史从野蛮时代往文明世纪推进了一大步。黄帝因而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另一始祖。在古籍中,有关于他的许多神话故事。黄陵县桥山之巅是黄帝陵寝之所在地,该山东麓建有雄伟壮丽的轩辕庙。清代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在春、秋两季和正月分别祭扫一次黄帝陵。其中正月举行的叫岁祀,由延安知府主祭,帼州 (今富县) 知州和洛川、宜君、中部 (今黄陵县) 三县知县陪祭。每过3年举行一次大祭祀。有时,皇帝还要派遣大员参加祭祀并担任主祭人。每逢新皇帝践位,也要派大臣来此祭告黄帝。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都派代表来祭黄帝陵,其中中共方面的祭文是由毛泽东亲自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一些领导人,都参加过祭陵仪式。除历代政府组织的祭奠外,黄陵县民众也自发地祭陵。每年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赶制一种面制的供品,是牛、羊、猪以及人物、花卉的造型,叫“花供”。清明节这一天,他们汇集在陵前,按照传统的仪式祭祀。

祭黄帝陵碑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