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米饽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黄米饽饽分类:【传统文化】 满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东北等地。是用黄粘米加配料蒸制的食物,分为豆面饽饽、苏叶饽饽、粘糕饽饽等。豆面饽饽,一般在春季制作,将黄米和大豆(黄豆)分别磨成面粉,以黄米面加适量豆面和匀,锅中放水,锅上部放屉,屉上垫屉布,将和好的面倒在屉布上摊平,厚度1.5―2寸,盖严加火蒸熟后,用刀分割成若干方块,取出即可食用,或晾凉待用。苏叶饽饽,一般在夏天蒸制,主料除黄粘米面、豆泥(将豆在锅中加火坪烂,捣成烂泥状)外,还加?收粘高粱面,或用粘高粱面与豆泥合制,外包苏叶蒸制而成。粘糕饽饽,一般在秋天蒸制,是用黄粘面夹豆泥蒸制。黄米饽饽,四季可制,且耐贮之,又便宜携带,味香且甘。是满族人喜食之物。年节亦用作祭品。有充作军粮(清八旗兵)的历史。 满族传统食品。用黄粘米加配料制成。八旗兵曾作过军粮, 亦作祭品。随制作的时间和所加配料不同,分豆面饽饽(春天,将黄米磨成面, 加豆面蒸制而成)、苏叶饽饽(夏天, 用黄粘米、粘高粱面与豆泥伴合, 外包苏叶蒸熟而成)、粘糕饽饽(秋天,用黄米面夹豆泥蒸熟而成)。粘黄米所做各种饽饽,便于携带,至今仍为满族人民最喜爱的主食。冬季冻贮在缸中,食用时,放入锅中蒸后食用。 满族传统食品。流行于东北等地。曾经是清八旗兵的军粮,亦作为祭品。至今仍是满族人喜爱的主食。用黄粘米加配料制作。春季用黄粘米面加豆粉蒸的,称“豆面饽饽”。夏天 用黄粘米、粘高粱面和豆泥拌和,外包苏叶蒸成的,称 “苏叶饽饽” 。秋天用黄粘米面夹豆泥蒸成的,称“粘糕饽饽” 。各种饽饽便于携带。冬季可冻储于缸中,食用时,再蒸热食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