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黠戛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黠戛斯分类:【传统文化】 古族名。汉代称坚昆,魏晋称结骨、契骨,唐代称黠戛斯。为薛延陀属部之一。分布于剑河流域(今叶尼塞河上游),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及狩猎。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灭薛延陀,黠戛斯始渐与唐王朝交往。贞观二十二年(648),以其地为坚昆都督府,隶属燕然都护府。后又受回纥、突厥统治。唐开成五年(840),黠戛斯攻灭回鹘汗国,势极盛,与唐往来不绝。其一部越金山而达天山,渐与当地居民融合。今我国新疆柯尔克孜族和中亚吉尔吉斯人即其后裔。 古族名和古国名。汉称“坚昆”,魏晋称“结骨”, 唐称“黠戛斯”。唐时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 为薛延陀属部之一。贞观二十年(646),薛延陀为唐所灭后,始与唐交往,唐以其地置坚昆都督府,归燕然都护府管辖,正式列入唐朝版图。景龙四年(710),又受后突厥和回纥的统治。开成五年(840),黠戛斯攻灭回鹘汗国,国势极盛,后与唐往来不绝。极盛时辖境东近贝加尔湖,南邻吐蕃,西南接葛逻禄(金山西)。从事游牧, 兼营农业和狩猎。在攻灭回鹘汗国后, 一部分人曾越金山而达天山, 渐与当地居民融合,为今中国新疆境内的柯尔克孜族;留住原地者则成为今苏联境内的吉尔吉斯人。 古族名。柯尔克孜族先民。汉称坚昆,唐称黠戛斯。曾受制于突厥。唐初分布于今叶尼塞河上游,为薛延陀汗国属部之一。与唐多有交往,其首领曾受唐封为英武诚明可汗。主要从事游牧业,兼营渔猎及农业,手工业、商业也有发展, 已出现贫富分化。灭回鹘汗国后,部分人越金山,迁天山一带,渐与当地民族融合,成为今新疆境内的柯尔克孜族,留居原地者大多数成为今中亚的吉尔吉斯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