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鼻烟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鼻烟壶

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烟瓶”。是一种用来装鼻烟粉的小壶。我国传统工艺品之一。用料多种多样,有瓷、玉、金属、玻璃等。壶形有长、方、扁、圆等形状,或类葫芦,或类兽头,或类梨、桃、柿等。壶外雕饰各种图案,亦可用内画艺术进行装饰,多以山水、人物、花鸟、鱼虫、肖像、书法等为装饰题材,神奇精妙,壶顶还常常镶嵌宝石和珍珠。造型小巧别致,玲珑可爱。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藏族地区亦有,称为“那塔”。

满、蒙等北方民族吸鼻烟用的小壶(瓶)。鼻烟壶是1582年(明万历十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到中国来的。清康熙、乾隆年间到了盛期,后随着黄烟、纸烟盛行,吸鼻烟的渐少,到解放初基本绝迹。鼻烟壶是1寸多高的长扁形小瓶。有佛手形、梨形、莲篷形,料有琥珀、玛瑙、翡翠、水晶、陶瓷、金属。清末兴起内画,在鼻烟壶内壁刻画山水人物,内画鼻烟壶成为人们竞相收藏的工艺珍品,国际中国鼻烟壶学会在1983年第15届年会上,授予中国内画专家王习三“艺术大师”和“荣誉会员”称号。王习三所绘《清代帝后像》(22件)、《美国历代总统像》(40件),在香港和美国展出时,引起轰动,称中国为“烟壶之乡”。

装鼻烟的用具。藏族的鼻烟壶小巧精致、做工细致,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大多用牛羊犄角制成。具体做法是,截取一段牛羊犄角掏空,泡在水中,软化后压成扁形晾干,然后用木片将横截面堵上,一侧堵死,另一侧可自由启闭,用做壶盖。壶盖穿一羊皮绳,并系上小铜铃,铃上刻有各种精美的花纹。出鼻烟的小圆孔是单独钻的,一般靠近堵死的一侧。有的壶体还嵌有一两道铜箍,使半透明的角质配上金黄色的铜箍, 显得格外雅致。鼻烟壶的色彩以黑、白、灰居多,人们尤其钟爱白色。

为蒙古族男子和八旗子弟多用,吸鼻烟必佩此壶,其形制精巧玲珑华美。

20世纪80年代以后,传统布带渐绝,人皆系以腰带,俗称裤腰带。佩挂亦多被指甲刀、多用刀、钥匙链等替代。其他佩饰如领花、胸针、领带卡、头箍、发网、发卡、徽章等,令人目不暇接。近年,流行传呼机和手提电话,城乡男女多有佩戴,男士习惯挂于腰际,女子则挂于颈项,或背吊臂间,或放入手提包里,使用起来,俏丽多彩。

其造型多系扁圆、溜肩、底大、颈小的矮扁瓶儿。材料有玛瑙、玻璃、水晶、银、玉、石、瓷、木头的等。有内绘花和外刻花的两种工艺。高级的鼻烟壶盖子是银的,上面镶嵌一块珊瑚或松石大圆珠,盖上自带一个挖耳勺大小的东西,可以伸进鼻烟壶颈部的细孔里,从里面挖出鼻烟。蒙古人见面时有交换鼻烟壶的礼节。两个人一见面,各掏出自己的哈达和鼻烟壶,将哈达的口儿(指折叠出两片的那面)朝对方,架在自己的手腕上,右手拿着鼻烟壶,把哈达搭在对方的手腕上,用右手把鼻烟壶递过去。对方用左手把鼻烟壶接过去,各放于右手,在手心里旋转一圈后,又递在对方的左手里,哈达再搭到对方的手腕上,这样各自又把鼻烟壶和哈达换了回来,并不是真正的交换。有的人家的鼻烟壶传了好几代,价值三四匹马。

古壶热 (阿木尔巴图 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