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泉宝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龙泉宝剑分类:【传统文化】 浙江省龙泉县生产的名剑,亦名“七星剑”。以全钢为原料,经锻造及热处理,令普通中碳钢具有弹簧钢的特性。制作时要经过炼、锻、铲、锤、刻花、嵌铜、冷锻、淬火、磨光等28道工序。坚韧锋利,能斩铜削铁而不卷刃,刚柔并寓。能曲能伸,坚而不脆,手工精磨,寒光逼人。剑身刻有七星、龙凤等纹饰,雕工精细,风格古朴。式样有长锋剑(单剑、双剑)、短剑、手杖剑等多种。生产历史可上溯至2000余年前的春秋时代,相传创始人为欧冶子,制剑场地在县城郊秦溪山下,至今遗迹尚存,因以当地龙渊(唐时改称龙泉)清泉为淬火用水而得名。 产于浙江南部的龙泉县,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战国时著名铸剑工匠欧冶子,曾在该地受越王之聘铸五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自此,铸剑手艺名扬四海,代代相传,历久不衰。龙泉宝剑有刀刃锋利、刚柔相济、寒光逼人、纹饰精细四大特色。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先后要经过炼、锻、铲、刻、嵌、淬、磨等20多道工序。一把上等的龙泉宝剑能吹毛断发,削铁如泥,并能将剑身弯曲成圈,堪称奇绝。如今生产的龙泉宝剑大多供武术训练用,有单剑、双剑、雌雄剑、鱼肠剑等,还有一类供装饰用,有佩剑、短剑、手杖剑等,这些剑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畅销国内外。 产于浙江龙泉市。龙泉产剑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时期,欧冶子在龙泉秦溪山下为楚王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剑而名声大振。秦溪山下有七口泉井,排列似北斗七星,为铸剑淬火、磨剑取水处,故龙泉剑上有七星图案,称七星剑。七泉,传为七位仙女因感欧冶子铸剑之诚,抛下七颗夜明珠而成。1956年,湖北楚墓中曾发现两把欧冶子所铸的越王剑,历两千多年,仍寒光逼人,十分锋利。龙泉剑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经炼、锻、铲、锉、刻、嵌、淬、磨等28道工序。具有坚韧锋利,刚柔相济,光彩夺目,纹饰精巧四大特点。可以砍断6至8枚铜板;弯曲120度,是现今制作的最好剑器。1924年,武术界在南京评比时,龙泉剑列为最优秀的宝剑。目前龙泉剑年产三万把,有单剑、双剑、鱼肠剑、手杖剑、旅游剑等品种,行销于国内外。 产于浙江龙泉,以地名而名。其铸剑历史可上溯到我国春秋晚期,当时著名铸剑师欧冶子就曾为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铸过宝剑。从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可以看到精湛的冶炼技术。龙泉宝剑以锋利异常、刚柔相济、寒光逼人、纹饰精美著称。从原料到成品,需经过打坯、热锻、铲、锉、镂花、嵌铜、磨光等28道工序。剑成后的磨砺,使用当地所产的优质磨石―――亮石。其剑身的纹饰,先用钢针镂刻,然后浇嵌赤铜,铲平磨光,使剑身呈现金色,产生色彩对比,具灵光宝气之感。其图案除特有的七星外,还有龙凤呈祥、双龙吐珠、丹凤朝阳、白鹤飞舞等。龙泉宝剑作为武术健身器具和观赏工艺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