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口死亡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人口死亡率Renkou siwanglu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定地区死亡人数与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用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 人口死亡率指一国或一地区(城市),一年内死亡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通常用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 人口死亡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又称总死亡率、粗死亡率。它说明该时期人口的死亡强度,通常用千分数表示,有时用百分数。计算公式为: 人口死亡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壮族人口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广西壮族人口聚居的邕宁等15个县,1954年人口死亡率平均高达19.8‰,此后,不断下降,至1986年已降至5.82‰。1986年同1954年相比,人口死亡率下降了13.98个千分点,下降幅度近四分之三。邕宁等15个县,1954年至1986年的年平均死亡率为9.77‰。这33年中,超过此平均水平的12年,集中于60年代中期以前。其中,1960年为27.3‰,1961年为22.51‰,均超过人口出生率。低于年平均死亡率的21年,集中于60年代中期以后,每年的死亡率均在10‰以下,其中1980年后在7‰以下,1986年后在6‰以下。 人口死亡率自1949年以来,新疆人口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2年人口死亡率为5.43‰,比1949年的20.8‰下降14.37个千分点。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相比,仅高0.43个千分点。其中,汉族人口死亡率4.95‰,少数民族死亡率为8.16‰。 人口死亡率湖南人口的死亡率历史上都比较高。建国前大约在30‰上下。建国后,随着医疗卫生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50年代初,城乡普遍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传染病得到控制,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成人死亡率也明显下降,每年的死亡人口绝对数有所减少。1976年至1990年死亡率一直在6‰~7.8‰之间波动,处于低死亡率阶段。1995年全省人口死亡率为7.15‰。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