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jicci语法学术语。用在词或短语的前面,共同组成介宾短语,表示时间、方向、处所、方式、原因、目的、对象、比较等的虚词。常见的介词有:❶表示对象、范围的,如:对、对于、关于、把、将、被、让、教、比、和、跟、同、给、为等。 ❷表示依据的,如:在、根据、依照、凭、遵照等。 ❸表示目的、手段、方式的,如:为了、为、按照、以、通过等。 ❹表示时间、处所的,如:自、从、当、往、朝、在、向、于、由等。 介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只有同名词、名词性偏正词组等构成介宾短语,才能作句子的状语。如:“从北京出发。”少数介词组成的介宾词组能作定语、补语。如:“他作了关于形势的报告。”(作定语)“客机飞往上海。”(作补语)介词不能后附动态助词“着”、“了”、“过”。某些介词,如“为着”、“除了”、“通过”等,其中的“着”、“了”、“过”不表示任何附加意义,是构词的一个成分,并不是独立的动态助词。介词“被”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之前,表示被动,它前面的名词是受事单位。如果未点明施事单位,这个“被”相当于一个助词。如:“衣服被淋湿了”。有些介词是古汉语的动词变来的,如“把”、“被”;有些并没有完全变为介词,成了介词和动词的兼类词。它们组成介宾短语时是介词,作动词短语中心词时是动词。属于这种兼类的有“在”、“比”、“给”、“由”、“朝”、“往”、“用”等。如: 介词 | 动词 | 他在屋里说话 | 他不在屋里 | 你朝东走 | 这房子朝南 | 他给我买了书 | 他给了我书 |
古代汉语常用的介词有:于(於、乎)、以、为、由、自、从、向、在、用、被等,这些介词的常见用法大部分都保存在现代汉语里,有些用法比较复杂。 介词jieci也称“次动词”、“副动词”。介词是用在名词或别的词语前面,共同组成介词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性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和目的等意义的词。根据意义,介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❶表示时间的:从、由、自、自从、打、到、至、趁、当、于; ❷表示处所、方向的:在、从、由、自、打、到、至、往、朝、向、沿、沿着、顺着; ❸表示对象、范围的:对、替、和、与、同、跟、给、被、将、把、叫、让、管、论、以、为、对于、至于、关于、比、替; ❹表示原因、目的的:因、为、为了、由于; ❺表示方式、依据的:以、凭、靠、拿、依、论、按、照、依照、本着、经过、据、根据; ❻表示排除、强调的:除、除了。其语法特点是:不能单独作谓语及其他句子成分,不能单说;不能带表示“体”的“着”、“了”、“过”;总是前置。 ❶ ❷ ❸项使介词不同于动词, ❸项使介词不同于连词。“送到家里”、“坐在椅子上”中的“到”、“在”,如果分析为前面动词的补语,则最好视为动词,因为不合 ❶、 ❸两项特点。介词多由动词发展而来,有的还保留有动词的特征,因此有的语法著作划为动词中的小类,称为次动词或副动词。一部分介词兼有动词特点,“在”、“到”、“比”、“向”等作谓语时,不是介词,是动词。纯粹的介词实际上只有“把”、“被”、“对于”、“关于”、“以”、“于”等几个。 介词Jieci用在词或短语前头,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的词。介词可分6类: ❶表示时间、方向、处所的, 如 “从” “自从”“在”“随着”等。 ❷表示方式、方法、手段的, 如 “按照”“以”“经过”“根据”等。 ❸表示原因、目的的,如“因”“由于”“为了”等。 ❹表示对象、范围、关联的,如 “对于” “被” “和” “把”等。 ❺表示比较的, 如“比”“跟”“与”“同”等。 ❻表示排除的,如 “除”“除了”“除去”等。介词的功能是:❶一般不能单独用,必须同名词、代词、名词短语构成介宾短语,才能充当句子成分。如 “从北京”“为人民”。 ❷介宾短语经常作状语、补语,也可借助于结构助词“的”作定语,有时也可以作宾语(多见于判断句),如“为人民服务”“生于1818年”“对于天体的认识”“是为了你”。 介词又称“前置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组成介宾短语(为人民、按客观规律),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方式、对象等的词,如“从”、“自从”、“向”、“按照”、“把”、“关于”。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重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