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伊尹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281 伊尹

商汤时的辅国宰相,名厨师,被尊为烹调之圣。传说伊尹从小受庖人养父的言传身教,又亲身参加饮食行的劳动,使他长大后十分精通烹饪之道。后来,为了向商汤陈说自己的治国之策,伊尹烧了一只“鹄羹”和一味“𩶭鲗之酱”,并以烹饪之术比喻治国之道,从此成为商汤的宰相。《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了伊尹初见商汤时的谈话内容。伊尹对烹饪技术的精辟见解,对后人影响极大。


016 伊尹

商初著名大臣、政治家。名伊,尹是官名,一说名挚,又说名阿衡。传说为奴隶出身,原是有莘氏女的陪嫁私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被汤任以国政(一说初耕于有莘之野,乐尧舜之道,汤数次征聘,方肯从汤)。任执政后,致力于以尧舜之道教民,帮助汤攻灭夏桀。汤去世后,相继佐卜丙(即外丙)、仲壬二王。仲壬去世,立太甲为国王,因太甲破坏商汤法制,不明治道,处事暴虐,即将太甲放逐于桐宫,自己摄政当国,3年后太甲悔过,又迎回复位。死于沃丁时。一说仲壬死后,太甲当立,伊尹篡位自立,放逐太甲。7年后,太甲潜回,把他杀死。后世奉为贤相之典型。

伊尹

商初大臣。名伊,尹是官名。一说名挚。传说伊尹是有莘氏女的陪嫁奴隶,因擅长烹调而受到汤王的赏识。后汤王重用伊尹,任以国政。而伊尹也帮助汤王击灭了夏桀,建立了商朝。晋朝皇甫谧 《甲乙经·序》有“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的记载,因此有 “伊尹创汤液” 之说。

伊尹

商初名臣。名伊,尹是官名。一说名挚,官阿衡。年轻时,他想接近商汤,以实现自己的抱负。汤将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他便自愿到女家为奴,后来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小臣到了商汤身边。他做得一手好菜,汤用为司厨。汤问他如何作饭菜,他便常从烹饪的技术谈到治国之道。汤大为惊奇,便任以国政。或谓他本是一位隐士,汤派人前往聘迎,前后去了五次才把他靖来。此后,他到夏桀那里待了一段时期。夏桀恣为淫乐,伊尹切谏,夏桀不但不听,还斥为妖言惑众。后来,桀暴虐日盛,很多人都去夏归汤,于是他又回到了汤的身边。汤任为右相。他教汤以暂乏贡职的办法来试探夏的实力,然后鸣条一战,消灭夏桀,建立商朝。汤死后,又先后辅佐汤子外丙 ( 卜丙)、仲壬二王。仲壬去世后汤孙太甲即位,他作 《伊训》、《肆命》 和 《徂后》,告诫太甲要吸取夏桀昏暴亡国的教训,继承商汤的优良传统,将国家治好。后太甲暴虐,不遵汤法,他便将太甲放逐到桐宫,自己摄政当国,接受诸侯朝贺。三年以后,太甲悔过自新,伊尹才接回他,让他复位。太甲死后,子沃丁继位 伊尹死于沃丁时,寿百余岁。一说自仲壬死后,伊尹便将太甲流放,自立为王。七年以后,太甲潜回京师,杀了伊尹,夺回王位。根据当时形势,伊尹历佐四主,权倾一国,逐主自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伊尹

商初大臣。名伊,尹为官名。一说名挚。传说他为了见到商汤,遂使自己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说汤而被用为“小臣”。后任阿衡,委以国政,助汤灭夏。汤死后,历佐卜丙(即外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后,由太甲即位,因太甲不理国政,被伊尹放逐。三年后太甲悔过,遂迎回复位。死于沃丁时。一说伊尹放逐太甲,篡位自立。七年后太甲潜回,将其杀死。

伊尹

商初大臣。名挚,尹是官名。传说伊尹出身奴隶,生于伊水(今河南洛阳附近伊河)边。原为有莘之君的近身奴仆,商汤与有莘结亲,他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成为汤的小臣。他身为庖人(厨师),用 “割烹”作比向商汤陈说,要他 “伐夏救民” 。后伊尹受汤的赏识,被任以国政,帮助商汤灭夏桀。他辅助汤先后灭掉韦、顾、昆吾等方国,最后一举灭夏,建立了商王朝,被商汤尊为 “阿衡” (辅佐大臣)。汤去世后,他又历佐汤子外丙、仲壬两王。仲壬后,汤之孙太甲继位,不理国政,破坏商汤之法,伊尹将他放逐,囚禁于桐。太甲居桐3年,悔过自新,伊尹还政于太甲。太甲死后,伊尹作 《太甲训》3篇(今佚),并尊太甲为中宗,据说伊尹活了100余岁,卒于沃丁时,沃丁以天子礼葬之。另一说法,伊尹自摄国政,将太甲放于桐,他自立为王统治了7年,因得不到拥护,太甲便乘机从桐逃回王都,将他杀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