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伊斯玛仪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伊斯玛仪派阿拉伯文Isma‘iliyah的音译。或称“七伊玛目派”。伊斯兰教十叶派的主要支派之一。宗奉阿里的六代孙伊斯玛仪为第七代、也是最后一代伊玛目。受新伯拉图主义影响,建立复杂的宗教哲学体系。认为《古兰经》的含义有表、里两面,应以注释、隐喻的方法来了解它。有一套便于行动的秘密组织,它的一个支派阿萨辛派还以恐怖、暗杀活动而闻名。分支很多。主要流行于叙利亚、伊朗、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等地。 伊斯玛仪派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主要支派之一。又称七伊玛目派。由追随第六伊玛目加法尔·萨迪克之长子伊斯玛仪的信徒所组成。加法尔·萨迪克以嗜好酗酒为由剥夺伊斯玛仪的继承权,立次子穆萨· 卡齐姆为伊玛目继承人,引起内部意见分歧。约762年伊斯玛仪去世,其追随者将可见的伊玛目限于七个,认为他是第七代,也是最后一代伊玛目,即“隐遁伊玛目”,遂形成该派。但该派的思想体系和组织机构到9世纪末才完全形成。因受新柏拉图主义和佛教的影响,其教义建立了一套复杂的宗教哲学体系。数字“7”,被认为具有神圣的重要性,用“7”把复杂宇宙现象和众多的历史事件加以分类或分期。基本教义,认为《古兰经》有其表义和隐义: 表义,为对经文公认的解释及经文所规定的教法; 隐义,即藏在经文和教法中的真理,需用神秘方法——数字的秘密含意去阐译,始能揭示出来。该派被认为是什叶派中的一个极端支派,在发展中不断分裂为许多派别,如卡尔马特派、法蒂玛派、穆斯塔尔里派、阿萨辛派、德鲁兹派等,主要分布叙利亚、伊朗、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阿曼及中亚 (主要塔吉克山区)等地。10至12世纪曾在北非建立法蒂玛王朝。卡尔马特派于899年在巴林建立卡尔马特共和国。19世纪下半叶出现的以阿迦汗为首的印度霍加派,在现代穆斯林世界影响很大。 伊斯玛仪派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主要支派。产生于8世纪下半叶阿拉伯哈里发帝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