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传统士人道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52 传统士人道德

中国传统道德中关于知识分子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应遵循的道德准则。中国士人也可称为士,产生于夏商时期,在夏商周时指最低级的贵族。春秋战国之际始逐渐成为独立的、无依附性的社会成员。列于“四民”之中。秦汉之后士人指具有知识的社会成员,即知识分子阶层。从商周时代时,士人即已萌发独立的道德意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士人地位提高和在社会活动中作用的增强,始逐渐形成为区别于甚他社会职业的独立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体系。秦汉以后,士人道德体系得到不断发展完善。传统士人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8个方面。首先是崇义气,尚气节,重操行,以身许义,具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浩然之气”,视士节重于生命;其二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古圣先哲为榜样,以载道存理为己责;其三是重义轻利,自强不息,义之所取,虽危必往;其四是注重修德养性,时时自省内讼,坚持慎独;其五是爱国爱民,具民族气节,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众利益,义无反顾,勇往力行;其六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自善其身,不贪恋权势,不为利禄金钱美色自毁其节;其七是谦躬自制,对人对己,不亢不卑; 其八是先立德、次立功、次立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