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传胪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传胪科举考试名次名。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会试二三甲第一为传胪。《明史·选举志》: “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传胪。” 传胪❶科举制度中,殿试后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称“传胪”,又称“胪传”、“胪唱”、“唱名”。 传胪❶科举殿试后,宣读皇帝诏令,公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因古代以上传语告下为胪而得名。 传胪❶科举考试用语。科举制度中,在殿试后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称“传胪”。古代以上传语告下为胪,即唱名之意。又称“胪传”、“胪唱”。传胪之制始于宋。凡新进士在集英殿宣唱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唱,由閤门承接,转传于阶下,卫士六七人皆齐声传名而高呼。后代均沿此制,为殿试后的重要典礼。详“唱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