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伤寒指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伤寒指掌伤寒类著作。清吴坤安撰,邵仙根评。四卷。坤安名贞,苕南(浙江吴兴)人。精于医,对《伤寒论》颇有研究,为辨析伤寒与温病证治,博览群书,广集众家之说,于嘉庆元年(1796) 撰成此书。共十三万二千字。卷一首列类伤寒辨及三阳经。卷二论述三阴经及差后诸病。卷三伤寒变症。卷四伤寒类症。正文后,邵氏附有评语。以辨析伤寒、温热二病之论为主,博采诸家之说,论理详明。强调从病因、病理、传变、治法、用药进行鉴别。提出“伤寒入足经,而温邪入手经; 伤寒宜表,而温邪忌汗; 伤寒药宜辛温,而温邪药宜辛凉。苟不辨明,必有误治。”邵氏评曰:“分别伤寒,温热之来路不同,治法用药之各异,大宜着眼。”纵观全书,条理分明,述论相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颇为后人所重。有嘉庆元年(1796)刊本,一九五七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伤寒指掌十四卷。明皇甫中(生卒年不详)撰。中字云洲,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三代业医,承其家学,博采众家之长,结合临床体会,撰成《明医指掌》。皇甫氏《伤寒指掌》原始《内经》,发明仲景立法之意,于诸家之说,颇推崇陶华。明代陶华有《伤寒六书》,方药杂乱,很为后世訾议,但皇甫氏则对此书备加赞扬。皇甫氏之书对后世伤寒病的证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