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余叔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37 余叔岩1890—1943京剧演员。名第祺,字小云,湖北罗田县人,生于北京。演老生。系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之子。幼承家学,习京剧文武老生,曾师事关联奎、钱金福、谭鑫培等,13岁登台成名,艺名“小小余三胜”。1915年入梅兰芳班社,后挑班演出 《问樵闹府·打棍出箱》、《定军山》等,负誉一时。20年代初,在北京和杨小楼、荀慧生合作演出是其舞台艺术鼎盛时期。晚年主要精力用于培养学生。余叔岩在唱、念、做、打几方面都达到神、奇、美的艺术境界。尤其在唱工方面,咬字行腔圆润玲珑,朴中见巧,淡里寓浓,韵味醇厚典雅,抒情细腻含蓄,富有美妙悦耳、耐人寻味的艺术魁力。表演于儒雅之中见豪壮,“轻倩合度,器宇超群”,念、做俱极精到,成为谭派主要传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创立了清醇甜润、别有韵味的“余派”表演艺术,对京剧老生行当影响深远,在“四大须生”中享誉最高。《京剧二百年历史》说:“其才兼文武,容貌儒雅,长于做白,与杨小楼、梅兰芳三分天下。”余门弟子有杨宝忠、谭富英、杨宝森、王少楼、孟小冬、李少春、陈大护、张文娟等。 余叔岩1890—1943京剧演员。名第祺,湖北罗田人,生于北京。工老生。清名老生演员余三胜之孙。曾从钱金福、谭鑫培等学艺。谭去世后,成为谭派主要传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艺术风格,善用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世称“余派”。 余叔岩京剧表演艺术家。1890年生,1943年去世。原籍湖北省罗田县,生于北京市。老“三鼎甲”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之子。曾从姚增禄、谭鑫培学艺。初以“小小余三胜”之名在天津演唱。倒嗓后,潜心研究,技艺大进。1915年重登舞台,以一出《打棍出箱》名重一时。善用唱腔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继承了谭鑫培的艺术特点并有所变化,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余派”。代表剧目有《问樵闹府》、《战太平》、《定军山》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