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佛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佛塔

简称“塔”,起源于印度,古印度文称做“窣堵波”,是保存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之“舍利”的建筑物,约于公元一世纪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又称浮图。魏晋南北朝以后,伴随着佛教的发展,佛塔建筑遍及城乡僻壤。在早期的寺院建筑中,佛塔位于寺门内,塔在院中,四面建殿,塔为寺的主体,或者塔、殿并列布局。后渐以殿堂供奉佛像,佛塔地位下降,多建于殿后。佛塔从形制上看,一般有地宫(埋有佛舍利函)、基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从平面上看,有圆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层数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层不等,且多为奇数。塔的建筑材料多种多样,可分为木塔、砖塔、石塔、铁塔、铜塔、琉璃塔等。塔的建筑形式也很多,有楼阁式、密檐式、花式、亭阁式、金刚宝座式、过街式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