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使鹿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使鹿部族泛称。系清初对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流域,东至库页岛各驯鹿部落的总称,主要包括居住在这个地区的鄂伦春、鄂温克等族的一些部落。各部主要以狩猎为生,也从事捕鱼。在其游猎的经济生活中,驯养的驯鹿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仅用作为载运工具,而且又是其衣食的来源之一,即食其肉、饮其乳、衣其皮等。驯养驯鹿为其一大特征,故名之。努尔哈赤、皇太极及其后继者不断招抚该部,有的南迁编成牛录,隶属旗籍,成为满族共同体的组成部分。 使鹿部清代对黑龙江流域、外兴安岭以南,东至库页岛的诸部落的称呼。因出入乘鹿,以驯鹿作运载工具。故名。主要指清代奇勒尔族(今鄂伦春族)。以渔猎为生。 使鹿部清初对居住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东至库页岛的费雅喀、奇勒尔人及其他蓄养驯鹿部族的总称呼,即后来的鄂伦春、赫哲等族。各部的主要经济生活为狩猎和捕鱼,以驯鹿为载运工具。明万历四十五年 (1617) 努尔哈赤发兵征抚库页及附近小岛,至清崇德七年(1642),使鹿诸部族先后向皇太极朝贡,确立政治上隶属关系,其地并入清初版图。其部众除就地安置、留守故土外,另有大量迁入辽东地区,编为牛录,正式加入八旗满洲,成为满族共同体之组成部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