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例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例监

国子监生员名。由向国家捐献粮帛而入国子监读书的生员称例监。明、清制度。《清史稿·选举志一》:“由俊秀报捐监生者,曰例监。”

例监

明、清对以捐纳而取得入监读书资格者之称谓。详见 “监生”。

例监

明清国子监监生名目之一。“例监生”之简称。凡属民间子弟以捐纳取得监生资格者,谓之“例监”,亦称“捐监”。明初,规定只有生员出身者才可报捐,称为“纳贡”。后无出身者,通过捐纳,亦可取得监生资格,称为“例监”。明例监始于景泰元年(1450),以边事紧急,令天下纳粟、纳马或纳银者可入监读书。明例监达数万人,多系幼男,从未在校读书,并有商贾子弟、游荡之辈,以及被革生员。自此,监生日益为世所轻。清沿明制,凡由生员报捐入监者,称“例贡”;由俊秀报捐监生者,称为“例监”。

例监

清代对八旗满洲等旗人监生和汉监生的一种称呼。顺治初,未入府、州、县学的汉人欲应乡试或入仕,准予以钱捐纳监生作为出身,称例监。康熙十四年 (1675),准八旗子弟援例捐纳。至清末光绪二十七年 (1901) 废止。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