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侯光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侯光炯1905~1996中国土壤学家。1905年5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山县(现属上海市),1996年11月4日逝世。1928年自北平农业大学农业化学 侯光炯1905~1996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05年5月7日生于江苏金山县(现属上海市),1996年11月4日逝世。1928年毕业于北平农业大学农化系。历任四川大学教授兼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土壤肥料系主任,西南农学院教授、土壤农业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主任。1985年获全国总工会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专长土壤地理学、土壤分类和土壤肥力的研究。先后提出了水稻土的“三育”(淹、潴、潜)分类法和中国土壤分类方案、土壤生理性观点和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土壤肥力的生物热力学理论等。著有《土壤学附地质学基础》、主编《土壤学(南方本)》,还与高惠民共同主编《中国农业土壤概论》。撰有学术论文70余篇。 侯光炯1905~1996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土壤学家。中共党员。字翼如,江苏省金山县(今属上海市) 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后留校任教,次年调实业部地质调查所任土壤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主任技师。抗战爆发随实业部迁重庆北碚,从事紫色土、黄壤等土类及土壤肥力研究,发表不少论文,同时在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及川北大学兼任土壤学 教授。1946年任四川大学农化系土壤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农学院土壤化学系教授、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一级教授。创立的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研究水田自然免耕技术,1986年获四川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获 “五一” 劳动奖章。是第一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中共四川省委委员。著有 《土壤学》、《农业土壤基础知识》、《中国农业土壤概论》 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