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倪映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倪映典1884—1911字炳章。光绪二十年(1904年)入安徽武备练军学堂。毕业后参加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在安庆任新军骑兵管带,与熊成基共谋起义。后走广东,由赵声、朱执信推荐任广州新军炮兵排长。在广州设立机关部,宣传革命思想。由于他的启发教育和其他革命党人的努力,宣统元年(1909年)冬,广州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加入同盟会者已达三千余人(约占广州新军总数一半以上),建立了各级革命组织,准备由新军发动起义。因广州新军深恨警兵平日强横,春节前夕,发生军警冲突,导致广州新军起义仓促爆发。次年,(2月12日),率众杀炮兵第一营管带齐汝汉,带领士兵“夺炮出营”宣布起义。各营士兵纷纷响应,被推为司令,集义军三千,宣誓“愿为革命战死,”分路进攻广州城,占据茶亭等地。因受清军炮击,壮烈牺牲。 倪映典1885~1910字炳章。合肥北乡吴店(今属长丰县)人。幼随父学医。1904年考入安徽武备学堂,不久加入岳王会。毕业后至江宁,入江南炮兵速成学堂将校科。结业后任新军第九镇炮兵队官,与赵声、吴旸谷、柏文蔚等进行反清革命活动。后任第三十一混成协炮兵营管带,与熊成基等共谋起义。事泄后逃避缉捕至广东赵声处。经赵声介绍加入同盟会,改名倪端,任新军炮队见习排长。1909年广东革命党人准备起义。次年2月因新军与警察局发生冲突,群情汹汹,他当机立断决定提前起义。2月12日,将管带齐汝汉击倒,率部攻城,因受伤堕马被俘牺牲。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倪映典1885—1910字炳章。合肥人。自幼随父学医。1904年考入安徽武备学堂并加入资产阶级革命核心组织岳王会。次年入江宁(今南京)江南陆师学堂炮兵科学习。1906年加入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07年在清政府编练的新军中任第三十一混成协马营管带,密谋起义,事泄被通缉,乃潜赴广州。1909年受孙中山之命,化名倪端,打入新军炮队任见习排长,发展革命力量,事泄被革职,仍积极活动,使军中同盟会增加到3000余人,占广东全省新军的1/3。同年10月,同盟会香港分会设立南方支部,任运动新军总主任,决定发动新军起义。由于形势变化,起义日期一变再变,最后于1910年2月12日在广州仓促起义,任起义军总司令,集合部队分三路向广州进发。清军不敢迎战,伪装派人调停,因疏于防范,中弹受伤,被清军掳去,旋被砍首示众,年仅26岁。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追赠其为中华民国陆军上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