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债务周期理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债务周期理论

钱纳里和斯特劳特的两缺口模型着重论述了外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认为经过三个阶段的增长之后,发展中国家就可以由依靠外援的增长转变为自我持续的增长。不过,外资中除了少量捐款外,都是需要还本付息的。外资流入的过程,也是债务积累的过程。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债务数额会如何变化呢?
1964年,埃弗拉莫维克提出了一个债务周期模型,研究了这个问题。如图8所示,第一个阶段,发展中国家在未引入外资时,储蓄小于投资,出口小于进口,即存在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为此须引入数量为OC的外资予以弥补。随着外资不断流入,债务总额不断增加。如果外资引进成功地促进了国内的经济发展,使国民收入和出口水平提高,储蓄或出口会比投资或进口增加得更快,即S (X) 曲线比I(M)曲线的上升幅度更大。这样两个缺口逐渐变小,所需的净资本流入也逐渐减少,直至减少为0,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由于外债要还本付息,毛资本流入额此时仍为正值。此时出口大于进口,发展中国家可以用出口盈余偿还债务,导致净资本流入额为负值,毛资本流入额也逐渐下降。当毛资本流入额减少为0时,债务累积达最高点,进入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发展中国家继续偿还债务,导致资本的净流出,债务累积额逐渐下降,最后变为0。至此该国就进入了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的良性循环阶段。


图8 债务周期模型


上述债务周期并非是一个完全自动的机制,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只有边际储蓄倾向大于投资率,才能使国内资本的积累快于投资需求的增加; 只有边际出口倾向大于边际进口倾向,才能使国际收支不断改善。而要达到这两点,利用外资所建的投资项目就必须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并且能出口创汇,在一段时间里维持一个出口增长率高于利率的局面。此外,为了尽量缩短第一、二个阶段,引入外资的规模和结构必须合理。
1972年,费舍尔和弗兰克尔提出了一个5阶段的债务周期理论,阐述了一国的借贷地位随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状况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的过程。5个阶段分别是: (1)不成熟的债务人阶段,贸易逆差,利息支付净流出,净资本流入,债务上升; (2)成熟的债务人阶段,贸易逆差下降,开始有顺差,利息支付净流出,净资本流入下降,债务按递减速度上升; (3)债务减少者阶段,贸易顺差上升,利息支付的净流出减少,净资本流出,净外债下降; (4)不成熟的债权人阶段,贸易顺差下降,再转为逆差,利息支付的净流出减少,转为流入,资本按递减速度流出,外国资产的净积累; (5)成熟的债权人阶段,贸易逆差,利息支付的净流入,净资本流量减少,净外国资产缓慢增长或稳定不变。
在第二个阶段,当净资本流入下降到一定程度,小于利息支付的净流出时,该国就从资源的净流入转向了资源的净流出。这是债务危机风险最高的阶段。必须对外债加以战略性的有效管理,才能避免拖欠债务、无力偿债和债务危机,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