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假道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假道学明李贽揭露宋明道学家虚伪性的用语。指斥那些“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的“正人君子”(《焚书·又与焦弱侯》)是假道学。指出假道学家所宣扬的道学皆为脱离实际生活的空洞虚伪说教,“讲道学者但要我说得好耳,不管我行得行不得也”(《初谭集》卷二十)。且假道学家自身亦是口是心非、言行相悖。“皆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焚书·又与焦弱侯》)。实则“种种日用,皆为自己自家计,虑无一厘为人谋者,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以此而观,所讲者未必公之所行,所行者又公之所不讲”(焚书·答耿司寇》)。假道学之所以作假,还因为假道学家自身本另无本事,“无才无学”,然无才却以讲道、无德却以讲德来骗取富贵。“夫唯无才无学,若不以讲圣人道学之名要之,则终身贫且贱焉,耻矣,此所以讲道学以为取富贵之资也。然则今之无才无学,无为无识,而欲致大富贵者,断断乎不可以不讲道学矣。”(《续焚书·三教归儒说》)强调追求儒道的真谛至道,做真正有道德的人,就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作生意者但说生意,力田作者但说力田”(《焚书·答耿司寇》),而断不可“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续焚书·三教归儒说》)。刻画了道学家的虚伪和浅薄,表现出反传统的异端倾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