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偶然音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偶然音乐

西方现代派音乐的一种。始创者为美国人凯奇。认为人们通常听到的乐音与现实世界的音响毫无关系,属于虚构的美;音乐是一种无目的游戏,它真正的美应产生于与听众同时存在的瞬间,即“偶然”发生的音响。固此,演奏的乐谱上只有大致的标记,演奏者可在演奏过程中作种种随心所欲的想象和发挥,故称“偶然音乐”或“不确定音乐”。此种音乐不但应用乐音,还大量纳入各种噪音,如收音机的杂音以及向钢琴里丢玻璃、铁钉等弹奏出的各种声响。凯奇1951年制作的《想象中的风景第四号》就是由24人操纵的12台收音机,在不同谐振频率下发响、中辍或静止的产物;1954年的《4分33秒》(自称“钢琴曲”),演奏者始终不触琴键,而是在钢琴前静坐4分33秒钟:创作者称,此时听众虽听不到钢琴的声音,但传入听众耳朵的外界的各种声响,却是来自实际生活的具有真正而不是虚扬的美妙音乐。同样,凯奇又与人合作了钢琴曲《34分46.776秒》,演奏时用两架被随时塞进橡皮、铁钉等物件的钢琴,以及笛子、玩具等。为了标榜“偶然音乐”是“从人为的体系中解放出来的”艺术,排除创作中的客观性,凯奇及其追随者除了用挤擦、猛击等种种方式发出声音,将地图、星座图、废纸等作为创作的依据外,还通过占卜、掷骰子、丢硬币等来确定作品的音高、时值、力度与配器等。

偶然音乐

西方现代音乐流派之一。美国凯奇(John Cage,1912—)创立。特点是乐谱上只有大致的标记,演奏中再即兴发挥,并大量使用各种噪音。有的甚至在乐器中随意加塞橡皮铁钉等以制造怪声。代表作品如《四分三十三秒》,虽自称钢琴曲,但并不弹奏,只在琴前静坐4分33秒钟,此时听众听到的外界声响,即为“乐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