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傅熊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傅熊湘1883~1930改名尃,字文渠,号纯根。醴陵人。早年创《洞庭波》杂志,倡言革命。继办《大汉报》、《竞业旬报》。后主编《长沙日报》,宣传反袁甚力。汤芗铭据湖南时下令逮捕,逃免。1918年与严其杰等立湖南善后协会,办《湖南日报》、《天问周刊》等,声讨湘督张敬尧。先后任教师、省议员、省府秘书、第三十五军参议等职。喜爱诗文。尝授徒王仙学舍,偕生徒吟啸其间,引为至乐。与刘谦结庚庚社,吟咏酬唱,隶南社。主持南社湘集。和姚大慈、姚大愿、谢晋、李澄宇称“湘中五子”。亦好书法,籀篆草隶皆工。著作有《钝安遗集》等多种。 傅熊湘1882—1930近代学者。原名旉。字文渠,号君剑、倦还等。早年留学日本。光绪三十二年 (1906)在上海与宁调元等创办《洞庭波》,倡言反清革命,后与柳亚子等组南社。宣统三年 (1911) 冬,任苏州 《大汉报》编辑,未几返湘任《长沙日报》总编辑。“二次革命”后因反袁被通缉。袁世凯死后,仍任 《长沙日报》 总编辑。1918年张敬尧督湘时,走上海,办《湖南月刊》,揭露张敬尧罪恶。历任省署秘书、省议会议员、沅江县长、湖南省图书馆长等职。著有《国学概略》、《国学研究法》、《醴陵乡土志》、《醴陵兵燹纪略》、《段注说文部首》、《钝安遗集》等。 傅熊湘1883—1930著名报人。字文渠、君剑,号钝根或屯根,别号屯安、红薇生等。早年与宁调元、陈家鼎等创《洞庭波》杂志,倡言革命。继办《竞业旬报》于上海,又在苏州创办《大汉报》。后回湖南主编 《长沙日报》,宣传反袁甚力。1918年与严其杰等立湖南善后协会,办《湖南日报》、《天问周刊》等,声讨湘督张敬尧。先后任教师、省议员、省府秘书、第三十五军参议、沅江县长、中山图书馆馆长等职。著作有《钝安遗集》22卷及《文字学大意》、《新闻学讲义》、《国文法教科书》等多种。 傅熊湘1883—1930现代诗人。字君剑,一字君剑,号钝根、屯艮,别号屯安。醴陵人。早年与宁太一等创办《洞庭波》杂志,继而办《兢业》旬报,并与柳亚子等结“南社”,长期为 “南社湘集” 的主持人。辛亥革命后,与张默君等在苏州创办《大汉报》。后回湖南,主编《长沙日报》、《湖南日报》、《天问》周刊、《通俗日报》等刊物,任正副总编。以后任第一师范、一中、高等师范等校教员。后任省府秘书、省议员、沅江县县长、中山图书馆馆长等职。平生以诗文挥写自娱,题咏较多。但对新文学始终持反对态度。他的律诗、绝句曾传颂一时。著作有: 《钝安诗》十二卷、《钝安诗补遗》三卷、《钝安词》、《钝安文集》三卷、《钝安脞录》三卷、《钝安杂书》、《国家概略》、《国文教科书》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