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光效应艺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光效应艺术

也有的译为欧普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抽象艺术主流之一。主要是指绘画上通过人为处理,将形、色置于系统而又精确的组合之中,以产生颤动、变形甚至有错觉感的图象,强烈刺激观众视觉的一种造型风格。开始于50年代,后在欧美迅速盛行。在形式上,画家津津有味地有意变幻平行线、几何图形,或并置明度相同的补色、强调色调间变化,造成似是而非、复杂的视觉形象。在内容上,作品多半缺乏情感与情节,与现实生活和自然间的联系疏远。该派原则上属探求纯粹视觉上的点、线、体、色之构成范畴,是抽象艺术的发展进入纯理性的标志。代表画家有德国的J·阿尔伯斯、匈牙利的V·瓦萨列里等。

光效应艺术

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用几何形象制造出各种光色效果引起运动幻觉的一种抽象派艺术。它是以颜色转移时显现的波形变化,或以制图仪器画出很细的线条,以及人工处理的光色变异,给人造成视觉差错的“光效幻象”。该派曾于1965年在美国纽约展出了15个国家106位艺术家的作品,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对美国、欧洲、日本的工艺美术和装饰艺术以及家具设计等产生影响,并同建筑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该派著名人物有艾伯斯和瓦萨尔利。

光效应艺术Guangxiaoyingyishu

又译欧普艺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叶,60年代盛行于欧美。指绘画上通过变幻平行线、曲线、几何图形,或并置明度相同的补色等手段,造成似是而非、复杂却有规律、或颤动、或变形、有错觉感的图像,强烈刺激观众视觉的一种理性造型风格。这一运动,源于蒙德里安的抽象风格,同时又与光学(就是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视观的程序)有关。其系统性的组织方法,较接近于数学科学,而远离社会生活。这在常年住在法国的匈牙利画家瓦萨列里的《织女星》和乔居美国的德国画家阿尔伯斯的 《向正方形致敬》等作品中,可见一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