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光禄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光禄寺官署名。汉武帝时改郎中令为光禄勋,南北朝时期的梁国加寺仍为官名。北齐时光禄寺置卿,是为官署之始,此后历代沿置。《大唐六典》: “光禄寺,卿1人,从三品; 《汉书·百官表》 云: 郎中令,秦官。武帝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年) 更名光禄勋,掌宫殿门户,秩中二千石。今虽取其名,职务则别,后汉兼掌郊祀三献。献帝末,又改为郎中令。魏文帝黄初元年 (公元220年) 复为光禄勋。晋光禄勋有署丞、功曹、主簿、五官等员。东晋哀帝兴宁二年 (公元364年) 省,并司徒。孝武帝宁康元年 (公元373年) 复置。魏晋以来无三署郎,光禄勋不复居禁中,宫殿门户犹属焉。宋、齐因之。梁置12卿,除勋字。光禄卿为冬卿,班第11。陈因梁。后魏光禄卿,从第一品下。太和二十二年 (公元498年) 重次职令,九卿并第三品。北齐光禄寺置卿,掌诸膳食、帐幕、器物、肴藏。隋光禄寺置卿、少卿、丞、主簿、录事等员,统太官肴藏、良醖等署令、丞。开皇三年 (公元583年)废光禄,入司农。十二年,复置。炀帝即位,降卿为从三品。皇朝 (唐) 因之。龙朔二年 (公元662年) 改为司宰寺正卿。咸亨中复旧。光宅元年 (公元684年) 改为司膳寺卿。神龙元年 (公元705年) 复旧。《清史稿·职官志》: “光禄寺: 管理寺事大臣1人,特简; 卿,从三品; 少卿,初制: 满员、汉军四品,汉员五品,顺治十六年 (公元1659年) 并定正五品; 俱满汉各1人,其属: 典簿厅典簿,大官、珍馐、良醖、掌醢4署署正,亦如之; 署丞满各2人,银库司库满洲2人,笔帖式满洲18人。卿掌燕劳荐飨,辨品式稽经费。凡祭祀会太常卿省牲礼毕,进胙,天子颁胙;百执事、蕃使廪饩具差等以供,少卿佐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