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光福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光福寺位于市西部邓尉山龟峰下。始建于梁大同年间(535—545)。宋康定元年(1040)于寺旁掘得唐铸铜观音像一尊,故又称“铜观音寺”。从此声名日增。明郡守况钟、礼部尚书董份、清巡抚林则徐,以及清康熙、乾隆帝,均曾来此焚香祈雨。道光赐“慈云护佑”匾额,光绪赐“香雪慈云”、“沛泽流慈”匾额,大加推崇。现存大殿、嘉荫堂、方丈室等建筑,多为明清时修。寺前古香樟树和石桥为宋之旧物。桥栏的武康石刻花纹精致。寺内还有宋刻《心经》、元《免役文榜》和现代张默君用章隶体写的《咏梅诗》等石刻。山顶有“光福塔”,始建于梁大同年间,现存为清乾隆时重修,四面七级,砖木结构,高约20米,可眺望邓尉、天平、灵岩诸山风光。 光福寺佛寺。在西昌市。为泸山最大建筑群,有 “泸山第一殿” 之称。初名飞梁寺,唐贞观十五年(641年) 创建,明成化年间 (1465年~1487年) 敕改现名。现有千佛殿、文武官、魁星阁、望海楼、飞梁寺、大雄殿等建筑。内有汉代古柏,明铸铜、铁佛像,清铸铜钟以及名闻全国的地震碑林。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