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兖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兖州大禹时设置的行政区。夏、商时为侯国,周及春秋为齐鲁之地,汉复为兖州,晋、唐、元各代沿置。《尚书·禹贡》: “济、河惟兖州。”周秉钧易解: “济水与黄河之间为兖州,今河北、山东境。” 《晋书·地理志上》; “兖 (yan) 州: 案《禹贡》济河之地,舜置12牧,则其一也。《周礼》: ‘河东曰兖州。’ 《春秋元命包》 云:‘五星流为兖州。兖,端也,信也。’ 又云: ‘盖取兖水以名焉。’ 汉武帝置13州,以旧名为兖州,自此不改。州统郡国8 (陈留国、濮 (pu) 阳国、济阴郡、高平国、任城国、东平国、济北国、泰山郡),县56,户83300。” 兖州❶《书·禹贡》九州之一。在济、河之间。济指今河南荥阳北,经原阳、封丘入山东定陶、梁山、长清、邹平、博兴入海之古济水。河指今河南武涉东北流,至浚县西折北至河北平乡北东北流于今沧县东北入海之古黄河。包括今河北、河南、山东交界部分。 兖州县名。为古九州之一。秦时置瑕邱县。南朝宋时为兖州治,宋改瑕县,后改嵫阳县,明又改滋阳县,1958年并入曲阜县,1961年始设兖州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南。农产以小麦、杂粮为主,煤炭资源丰富,现代化的大型煤矿相继兴建、投产。津浦铁路纵贯境内,又有兖济铁路与兖石铁路在此交会,交通十分便利。土特产有烤烟及雪茄烟、辣椒、桑蚕等。名胜古迹有西吴寺遗址,大部分为墓葬群,上层为商周文化,中层为龙山文化,下层为晚期大汶口文化。还有建于隋代的兴隆塔以及王因遗址、少陵台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