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八座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八座对主理朝政8大臣的称呼。《晋书·职官志》:“灵帝以侍中梁鹄为选部尚书,于此始见曹名。及魏改选部为吏部,主选部事,又有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凡5曹尚书,2仆射,1令为八座。晋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6曹,而无五兵。” 八座汉唐间尚书令、仆射和诸曹尚书的合称,共八员,故名。东汉时称六曹尚书并尚书令、仆射。三国魏称五曹尚书、左右仆射、尚书令。宋齐同。隋唐尚书令、左右仆射和六曹尚书为八座。魏晋南北朝时处理较重要的疑难政务,由八座集议后上奏皇帝审批; 特别重大军国要事,则由皇帝与八座共同商议决定。清则用以称六部尚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