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八白室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八白室

成吉思汗的灵堂。供奉他生前的遗物及祭祀用品。蒙古族尚白,由八座白色的大毡帐组成,故称八白室。包括忽兰夫人的白室、古日布勒真高娃夫人的白室、白马室、包如温都尔白室、弓箭白室、马鞍白室、福寿屋白室等。初建于漠北四大斡耳朵附近,供后人参拜祭祀。入明后,漠北战乱分裂,遂南迁河套地区,原在今达拉特旗的王爱召,清初移至伊金霍洛。世代传为成吉思汗陵寝,受到蒙古等族崇拜。每年祭日,远近蒙古人在此聚会,刑白马、白驼祭祀成吉思汗。

八白室

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灵堂。南宋宝庆三年(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成吉思汗率兵灭西夏前夕,卒于六盘山 (今宁夏固原县西南),归葬于不儿罕哈勒敦山(今肯特山),并在此建灵堂。因蒙古族尚白,故灵堂由八座白色大毡帐组成,故称八白室。由鄂尔多斯部世代看守奉祀,故该部也由此得名。明代,蒙古各部争夺汗位,继位或篡位者为了表明自己的合法和神圣地位,往往到此参拜称汗。明朝中期,八白室随鄂尔多斯部迁入河套地区,设在今达拉特旗的王爱召。清初,转至伊金霍洛,世代传为成吉思汗陵,并修建为陵园。每年祭日,远近蒙古人在此聚会,刑白马、白驼进行祭祀。

八白室

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灵堂。亦释为成吉思汗的陵寝。南宋宝庆三年(1227)成吉思汗灭西夏前夕, 卒于六盘山(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西南),旋归葬于不儿罕哈勒敦山(今肯特山)并建此灵堂,将他生前住过的斡耳朵及遗物永久保存。蒙古族尚白,由八座白色的大毡帐组成,故称“八白室”。入明,蒙古地区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争夺汗位十分激烈,为了标榜汗位继承的合法性,辄在八白室前参拜即位。如哈萨儿后裔阿岱汗、瓦剌部脱懽、元裔摩伦汗、达延汗、打来孙等都曾行此典礼。八白室一直由*鄂尔多斯部人看守,该部也得名于此。成化至正德(1465—1521)间,八白室随鄂尔多斯部迁入河套地区,原在今达拉特旗的王爱召,清初移至伊金霍洛,世代传为成吉思汗陵。每年祭日, 远近蒙古人在此聚会,刑白马、白驼祭祀成吉思汗。

八白室

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灵堂。亦称“八白帐” 、“成吉思汗陵寝” 。1227年,成吉思汗卒于六盘山(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归葬于不儿罕哈勒敦山(今肯特山)。后建此灵堂,永久保存成吉思汗的斡耳朵(营帐、行宫)及遗物,供祭祀用。蒙古族尚白,故由八座白色的大毡帐组成。由鄂尔多斯部世代看守,故该部也由此而得名。明朝中期,八白室随鄂尔多斯部迁入河套地区,设在今达拉特旗的王爱召。清初,转至伊金霍洛,世代传为成吉思汗陵,并修建为陵园。每年祭日,远近蒙古人在此聚会,刑白马、白驼祭祀。至今蒙古族仍在此举行 “成吉思汗祭典” 。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