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公无渡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公无渡河》乐府体诗。作者为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甘肃静宁)。《公无渡河》原乐府歌曲名,即《箜篌引》。其古辞为: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将奈公何!”李白此诗,是借乐府旧题转咏黄河,并寄寓对国家时局的关心和对个人际遇的感喟。尤其诗的前半,歌咏黄河,最能展现黄河的个性。言黄河刚一发源,即以无可阻挡之势,奔腾咆哮,倾泄而下,它冲决莽莽昆仑,它撞开峭峭龙门,它浩浩荡荡,使帝尧为之叹息,它泛滥成灾,让大禹治之维艰……水害终于得以消除,大地重新种植桑麻,但它带来的后遗症——风沙,又久久困扰着生息繁衍于这里的中华儿女,黄河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世世代代以来你哺育了中华儿女,但也由于你的狂放不羁,又给中华儿女带来无穷的灾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