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公路渡口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公路渡口

连通水域两岸公路、专供运送机动车辆的渡船停靠、进行运行作业的人工构造物。由公路主管部门管理。四川最早的汽车渡口为1932年修建的新津岷江汽车渡,人称 “四川第一渡”。随后成渝、川陕、川湘、川黔等公路也相继修筑,公路渡口逐年增加,至1937年四川有公路渡口20处。但设备简陋,除重庆海棠溪长江渡、椑木镇沱江渡等少数渡口系机动渡外,其余多为人力渡。抗日战争初期,公路渡运能力很差,汽车待渡严重。1938年4月,国民政府交通部要求四川公路局对各重要公路渡口至少配备木船4只,机动拖轮至少2只,两岸设专用码头。同年5月1日,四川第一只渡轮在重庆长江储奇门渡投入渡运,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全省有重要公路渡口24处,共有汽划25只633匹马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省公路渡口及其设备基本腐朽,加上溃军毁坏,渡运能力极弱,经组织抢修恢复。1955年,全省38个主要公路渡口基本消除停车待渡现象,普遍推广 “船头压跳”、“绞车”、“背纤”、“钟摆式” 等渡运方法,保证了安全,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效,方便了过往车辆。“二五” 期间,公路交通日趋紧张,停车等渡十分突出。1959年7月,省交通厅在乐山召开现场会,提出 “渡口机械化、桥梁化” 的奋斗目标。10年动乱期间,渡船数量少,质量差,在97只机动拖轮、156只车驳中,木质船占60%以上,失养失修,常有三分之一船舶停驶,事故频繁,待渡严重。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随着公路里程的增长,全省渡口数量相继增加,改渡建桥严重滞后,船舶设备破旧,许多机动拖轮、设备亟待更新。1985年省政府批准10个重点渡口实行收费过渡。进入90年代后,除万县长江渡正在建桥外,其余9处渡口已先后建桥。截至1995年底,全省公路渡口78处,其中机动渡49处,非机动渡29处,拥有拖轮90多艘,钢质渡船120多只,渡运设施不足,“过渡难” 的矛盾仍很突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