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六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六宗古时祭祀的六种自然神,均属尊祭之神。《书·舜典》:“禋于六宗。”伪《孔安国尚书传》:“宗,尊也,所尊祭者,其祀有六,谓四时也,寒暑也,日也,月也,星也,水旱也。”孔颖达疏: “又禋祭于六宗等尊卑之神。”也有谓日、月、雷、风、山、泽为六宗者; 或谓天宗日、月、星辰,地宗岱、河、海者,说法不一。 六宗古代禋祭的六种对象,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舜典》。但何谓“六宗”,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包括“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泰山)。西汉甘泉、汾阴天地之祠兼禋六宗,成帝时匡衡奏立南北郊祀,亦祠六宗。王莽时对六宗作了一个全新的解释,认为“《易》卦六子之尊气, 所谓六宗也”。“六子之气” 即“日”、“月”、“雷公”、“风伯”、“山”、“泽”。东汉安帝时,又废王莽关于六宗之义,以《尚书》欧阳家说为准,释六宗为 “上下四方之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