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六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六赃

因犯罪而取得的财物通计为赃。唐代在刑事立法上确定了六种情况的贪赃犯罪,称为六赃。据《唐律疏议·名例律·以赃入罪条疏》:“在律‘正赃’惟有六色: 强盗、窃盗、枉法、不枉法、受所监临及坐赃,皆约此六赃为罪。”六赃为一切赃罪量刑的标准,六赃之外的赃罪皆归附于六赃论罪。明、清六赃有所变更,据《明律集解附例·六赃图》,明代六赃为:监守盗、常人盗、窃盗、枉法、不枉法、坐赃六种。《清律集解附例·六赃图》定为:监守盗、常人盗、坐赃、有禄人枉法与无禄人枉法、有禄人不枉法与无禄人不枉法、窃盗。监守盗处罚重于其他五赃,赃四十两即处斩刑,坐赃最轻,赃至银五百两不过徒三年,杖一百。

六赃

封建法律中有关六种赃物定罪科刑的简称。赃指贪污受贿或盗窃等行为而取得的财物。六赃之名始于唐。《唐律》规定的六赃,系指受财枉法、不枉法、受所监临(监临官不在职权范围内贪污财物)、强盗、窃盗及坐赃(非监临主司因事受他人财物)明律六脏指监守盗(官吏盗窃自己所经管的官财物)、常人盗、窃盗、枉法、不枉法、坐赃。清律六赃指监守盗、常人盗、坐脏、有禄人(在籍官吏)枉法与无禄人(禄令不载的官吏)枉法、有禄人不枉法与无禄人不枉法、窃盗。中国封建法律惩治六赃采取从重原则。罪之轻重,大体以赃物多少为衡,也因罪名而异。一般说来,监临主守重于一般官吏,枉法重于不枉法,有禄人重于无禄人,强盗重于窃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