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兰室秘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兰室秘藏综合类著作。金李杲撰。三卷。杲有《脾胃论》已著录。是书名取《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一语,表示所撰方论极为珍贵之意。刊于至元十三年 (1276)。书分二十一门,共二百八十三方。每门首列总论,次列方药。卷上列饮食劳倦,中满腰胀,心腹痞、胃脘痛、消渴、眼耳鼻等六门; 卷中列头痛、口舌咽喉、呕吐、衄血吐血、腰痛、妇人等六门; 卷下列大便燥结、小便淋闭、痔漏、阴痿阴汗、泻痢、疮疡、杂病、自汗、小儿等九门。李氏以“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 的理论,强调治疗过程中要保护或增强脾胃的功能。凡先他病后及脾胃者,或先病脾胃后生他证者,均从脾胃论治。书中所载除少数古方外,均为李氏创制有效方剂。有元刻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一九五七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李聪甫 《李东垣“脾胃学说”的论述》(《湖南医药杂志》 1974.1.22)、黄文东 《对李东垣学说的探讨》(《新中医》 1976.5.26) 可供参考。 兰室秘藏三卷。金李杲(生平事迹详见《内外伤辨惑论》)撰。书名是借战国时《素问》撰成后藏于“灵兰之室”的典故,以示此书中所撰方论极为珍贵之意。此书刊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为李氏晚年的著作。原刻本前有至元十三年罗天益的序言,罗氏为李氏晚年的学生。全书论病共分为二十一门,载方剂二百八十三首。卷一列饮食劳倦、中满腰胀、心腹痞、胃脘痛、消渴、眼耳鼻等六门;卷一列头痛、口舌咽喉、呕吐、衄血吐血、腰痛、妇人等六门;卷三列大便结燥、小便淋闭、痔漏、阴瘘阴汗、泻痢、疮疡、杂病、自汗、小儿等九门。每门首列总论,次列方药。作为 “补土派”的一代宗师,李杲强调补益、调理脾胃在治病中的重要性。李氏认为人之脾胃对人整体机能有重要的作用,以“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的理论,强调治疗各种疾病时,要注重保护或增强脾胃的功能。在此书的脾胃虚损论中,对当时有些医生由于拘泥于刘完素、张从正在临床中滥用寒凉,攻伐药物,以致损伤脾胃功能,影响疾病预后的情况,李氏予以分析其弊害之所在。认为凡是先患其他疾病而及脾胃者,或是脾胃先病而引起其他疾病者,均应从脾胃论治。其学术见解颇为后世医家所重视。李氏立方遣药颇有特点,书中所载方剂多为李氏创制有效秘方。方剂的药味仍较同时代的其他名医处方略多,制方讲求配伍,善于掌握药性的升降浮沉和药物的相制相用,在临床应用中多有良效。颇有临床应用价值。有元至元十三年(1276)刻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四库全书》 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