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兰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30 兰花见27125花鼓灯。 兰花Lanhua兰科。兰属植物的通称。多年生陆生或附生草本。叶基生成丛,通常狭长线形。花序总状,具少数到多朵花;花芳香,萼片和花瓣相似,通常黄绿色,内轮当中1片花瓣成唇瓣,唇瓣3裂或不裂;雌蕊和雄蕊形成合蕊柱;花粉粘合成2花粉块。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蕙兰、春兰、建兰、墨兰等都是著名的温室观赏植物。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兰花Cymbidium goeringii单子叶植物,兰科。又叫“春兰”、“草兰”、“山兰”、“朵朵香”。是我国栽培最早的一种四季常绿草本花卉,约有2000多年历史。根肉质,丛生。茎比较肥大,短粗。叶狭带形,长25~60厘米,一般有4~7片叶聚生一起,上部弯曲下垂,边缘有小锯齿。春季2~3月开花,1个花葶上仅有1朵花,顶生直立,淡黄绿色,有清香味。花瓣上常有褐色条纹或斑块,花瓣形状变异较大,常见有素心瓣、水仙瓣、荷花瓣、梅瓣和蝴蝶瓣多型。怕热和阳光直晒,喜半阴凉爽、湿润气候。北方冬季可在低温室中栽培。由于叶态优美,花朵清雅芳香,盆花适于放在书房、客厅或宿舍见光处观赏。只要掌握“春不出室、夏不日晒、秋不干土、冬不湿土”的“四不”经验,即可养好兰花。兰花适于栽培在微酸性土壤中,以山林中的黑色表土为最适宜。施肥要掌握“薄肥、量小、勤施”原则,施肥不当,易引起烂根、叶色变黄、叶尖焦枯。霉雨季节或直接向叶片上喷水,均容易引起炭疽病。发病初期,上中部叶面出现黑褐色的圆形病斑,后逐渐扩大成边缘为深褐色,中央为灰褐色或灰白色,上面有许多轮状排列的小黑点。危害兰花的主要虫害为介壳虫,除剪除虫叶外,也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洒防治,或用1‰的高锰酸钾雾喷。 兰花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单子叶植物中最大的一个科。全科约有700属,20000余种。中国有166属1019种。兰科植物中约有2000多种可供栽培观赏。兰花植株矮的不足1 cm,少数蔓性茎可长达10 m。按生态习性可分为地生类、附生类和腐生类3大类。株高20~80 cm,根丛生,粗壮肥大,肉质,很少须根。根茎肥大形成圆形或长圆形假球茎,贮藏营养和水分,上部萌生叶片和花序。叶片簇生,3~5片成束。叶带形或线形,革质,叶面暗绿,叶背较淡,全缘或具细齿。花单生或数花组成总状花序,花两性,花被6瓣两圈排列,外三瓣是品字形,中为主瓣,两侧为副瓣(副萼)内三瓣,中为唇瓣,上两侧为棒瓣。蒴果呈三角或六角形,种子微小如粉末,每个蒴果常含种子数万至10万余粒。兰属植物约48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和澳大利亚北部。中国产38个种和一些变种。兰花栽培有2000余年历史。主要栽培种有春兰,花色有黄、绿、红、粉红、浅红、金黄、白色。江浙地区古老品种中梅瓣、荷瓣、水仙瓣、畸形瓣等品种数十个;莲瓣兰又称小雪兰,产云南西部、北部,主要品种有12个;蕙兰又称夏兰,九子兰等,江、浙地区传统品种保留下来有20余个;建兰也称秋蕙、四季兰。华东、华南、西南栽培普遍。传统品种有金边、银边,十八学士等20余个;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产华南、西南,传统栽培,历史悠久。品种有小墨、江南企剑、云南白墨等10余个。中国台湾墨兰品种最丰富,有红花、奇花、白花、叶艺4类,品种100余个;近年栽培推广的有西藏虎头兰、老虎兰、象牙白、独占春、大雪兰、多花兰等品种。兰花是绍兴市花。盆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