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共和行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共和行政

西周晚期,朝政曾由诸侯共管,史称“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参见“国人暴动” 条) 后,周厉王出奔于彘 (今山西霍县),由周公和召公共同主持西周的日常行政工作,号称共和。《史记·周本纪》 曰: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据说,周公和召公是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后裔,但他们的名字已经失传了。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称 “共和元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即始于此年。共和行政的局面共持续了十四年。十四年后,周厉王死于彘,在周公、召公的主持下,周厉王的太子静即位,为周宣王,共和行政的局面由此结束。另一种说法是,厉王出奔后,国人推举共伯和代行天子事,因而称“共和行政”。共伯和本是西周的一个地方诸侯,共伯是封号,和是名字,其封邑共国在今河南辉县北。也有人认为共国就是卫国初期的采邑,共伯和即卫武公,他趁国人暴动之乱,出来收拾残局,去其诸侯之位,而摄行王事,因而史称 “共和行政”。《竹书纪年》云: “共伯和干王位”,《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载: “诸侯释位,以间王政”,都是指的这件事

共和行政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奔到彘(今山西霍县),共伯和摄行王事,称此年为共和元年。一说由周公、召公共同执政.故称“共和行政”,前后14年。周厉王死后,政始归于周宣王。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共和行政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以后,周厉王被逐于彘,西周的统治机构陷于瘫痪。国人遂推举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号称“共和”。另一说法是:在周厉王出奔期间,国人共推共这个地方名叫和(即共伯和)的诸侯执政,史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 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共和14年, 即公元前828年,周厉王在彘死去,太子静被立为天子,是为周宣王,共和行政至此结束。

共和行政

西周国人暴动后出现的过渡性政权形式。前841年,由于周厉王刑罚苛重,贪财好利,信用谀臣,实行暴虐统治,国人举行武装暴动,将厉王赶出王宫,放逐到彘(今山西霍县),由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号称“共和”。另一说法是: 由共这个地方一位名叫和的诸侯 (即共伯和)执政。这一年,定为共和元年。这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端。共和十四年(前828),厉王在彘死去,周公和召公共同拥立太子静为宣王,共和行政结束。共和行政是国人暴动的结果,它以较为和平的方式取代了周厉王的暴虐统治。它还成功地扶持宣王登上了政治舞台。其即位期间为转移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西戎的战争,从一定程度上开发了西北边区,从而促进了该地区的民族融合。

共和行政

西周末年朝政变动的重大事件。西周晚期,阶级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加之西北地区戎、狄等族的不断侵扰,国力日益衰微。到周厉王统治时期,各种矛盾更为激化。厉王是位有名的暴君,即位后,任用佞臣荣夷公,横征暴敛,加重剥削,用以增加财政收入。他下令将山林川泽收为国有,实行 “专利” ,既损害了中、小贵族的利益,又剥夺了广大平民百姓的谋生之道,引起普遍不满,怨声四起。厉王任用卫国巫师监视国人,禁止他们谈论国家政事,违令者处以死刑。以致人们道路相遇,只能以目相视,不敢交谈。召公提醒厉王,认为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厉王不听,一意孤行,阶级矛盾更为激化。前841年,国人终于在镐京发生暴动,包围王宫,袭击厉王。厉王仓皇出逃至汾水旁的彘邑(今山西霍县)。太子静躲藏到召公家。国人要求召公交出太子,召公以己之子冒充太子,使太子静得以活命。厉王奔彘以后,诸侯推举周公、召公代理朝政,史称“共和行政” 。(一说由共国君主共伯和代行执政。)自共和元年(前841年)始,中国历史正式有了确切的、不间断的年代记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