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关圣帝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关圣帝君民间所敬之神。简称“关帝”,民间俗称为“关公”。关圣帝君者,即三国时蜀国名将关羽,因与吴国作战而死,追谥为壮缪侯,当地人于玉泉山立祠。然自魏迄唐,在民间影响不很大。自宋以后,忽平步青云。北宋末年,始封为公,徽宗宣和间始封武安王,配祀于武成王姜太公。元仍封王。明初复为侯,至万历中,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此后相沿有关帝之称。佛道两家亦竞相罗致关羽为本门神祇。佛教以其为护法伽蓝。道教则谓其前身为雷首山泽中之老龙,又编造种种神迹,以张大其灵验。自明清以来,对关帝的信仰已不限于某教范围,既列入国家祭典,又是民间供奉的对象。清初,其庙祀已遍及天下,凡妇女儿童,莫不震其威灵。有清一代,关羽俨然成为人神之首,与文圣孔子齐肩而为武圣,民间各行各业对其顶礼膜拜又甚于孔子。究其原因,就封建统治者而言,关羽之崇拜价值在于他的忠勇神武,为国捐躯。就下层民众而言,关羽之崇拜价值在于他的义气,对朋友坚贞不二。近代之哥老会、青红(洪)帮特别敬祀关羽,江湖上结拜把兄弟,亦必于关帝像前顶礼膜拜,焚表立誓,誓曰:“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未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盖以《三国志演义》中之桃园三结义一节为楷模,以关羽之行为作江湖义气之表率。此与统治者崇奉关羽之忠勇的本意又大相径庭。然而人们信仰他的原因尚不止上述二端,凡司命禄,佑选举,治病除灾,驱邪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等等职能,均加之于关羽名下,甚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亦非关帝莫属。巫婆神汉之徒,侈言灵验之辈,僧道术士之流,竞相张大其说,以迎合社会愚氓之心理,致使关羽神运大昌,香火独盛,而令诸神垂涎侧目,自愧弗如。 关圣帝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