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关学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关学编古代教育文献。四卷。明冯从吾著。冯从吾(1557—1627),字仲好,号少墟。西安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学者称少墟先生。是继高陵吕楠之后关中最重要之理学家。万历十七年(1589)举进士。任御史,敢斥时弊。嗣后家居二十六年,讲学关中书院,成才甚众。晚年,又与邹元标建首善书院,倡明理学,称南邹北冯。另著有《关学编》、《讲学说》等。 关学编五卷。清王心敬 (详见《丰川易说》)撰。明人冯从吾著《关学编》一书,记载关中学者人物。王心敬以其未为完备,遂采摭诸书,补其缺略,以成此书。冯书所载始于孔门弟子秦祖,终于明代王之士。本书则于秦祖之前加上了伏羲、泰伯、仲雍、文王、武王、周公;在汉代增加了董仲舒、杨震;明代增加了冯从吾、单允昌等6人,又附以周传诵等5人;清朝有王心敬之师李容1人。关学作为儒学流派,约形成于明成化年间,理学观点源于薛瑄,注重人伦日用的下学功夫,主要代表人物有周蕙、吕楠等。其思想体系与宋以前的学者并无多少联系。冯从吾以其均为关中之人,将他们强硬地拼凑在一起,已属梗涩,王心敬进一步将伏羲、周文王、周武王等也扩充进去,更属牵强附会。甚至即使王敬武师徒,其学术观点与关学派亦相去甚远。《四库全书》列于存目。 《关学编》明冯从吾撰。4卷。发凡起例,探隐索迹,按时代先后编次、汇辑了历代关中理学家37人。并介绍了他们的事迹、理学思想及著作。清代王心敬、李元春、贺瑞麟都相继作了续编。本书是研究关学发展的重要资料,具有关学史的价值。有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刻本、清光绪十七年(1891)沣西草堂本、清蒙天庥荫堂本,1987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陈俊民、徐兴海点校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